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刘艳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不可预料的成本太多,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缺少项目成本的前瞻性,对项目成本的预测及项目利润的测算难以达到期望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企业形象,不仅要保障施工的质量,还要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管控,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就可以使企业在该建筑行业中获得成本领先优势,就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实行成本管控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需要各建筑施工企业务必重视。

关键词: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

引言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行业利润获取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成本控制压力也不断提升。通过对部分建筑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具体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层面存在很多不足,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系列问题也较为显著,这表明,对相应问题进行的有效解决,在相应层面进行有效优化十分重要。

1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在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做好企业成本管理,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成本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形势的新型发展,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不再限于财务管理范围内,而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如果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仅会直接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产生对应的影响,而且会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增加,影响项目推进和企业的正常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调控能力较差

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资金调控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正常情况下,部门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运营期间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对于企业资金进行合理调配,以维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但是很多企业均存在资金调控能力较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多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即没有统筹安排资金,只是根据初步分析情况来粗略调拨资金,所带来的直接问题便是后续资金回收难度增加,降低了资金流转的稳定性;(2)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需要较长时间周期来学习,这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实际需求存在脱节,从而影响到资金调控过程的有效性。

2.2 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多为私人企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对于项目成本管理仍处于传统阶段,即财务会计仅关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的预算及最终的结算,不注重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工作,进而导致造成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甚至突破上限,直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失。另外,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对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多是依靠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生产规模来实现的,缺乏对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及程序的简化;过于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不够重视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施工成本管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2.3 施工过程中与建设方沟通不到位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总希望我们能在合同造价不变的情况下,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品牌等,而建设方的这种期望值,往往会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而对于这些事项,恰好又未在承包合同中有效约定。此外,在具体的细节执行上,建设方会不断调整方案,以满足其需求,但是这些调整一般来说都比设计阶段的要求更高,而建设方却希望这些调整都由施工企业来买单,而却忽视变更、调整的原因。项目部会不断满足建设方的要求,而在变更过程中,却很少与甲方讨价还价,或者不能很好地引导建设方的需求,或者对于建设方承诺的事情不做书面确认,导致项目中变更设计发生的成本严重超出当时的预算成本。

3 优化策略

3.1 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

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成本控制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应用效果。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首先,需要对成本控制内容进行初步分类,如可以将工作初步分为人员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其次,对于初步划分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化处理,如材料管理可以细化为水泥材料、钢筋材料、粗细集料等。以粗细集料为例,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内容包括材料级配、粒度、含泥量等,这也是用于材料成本评估的重要参考;最后,利用数据库技术对于管理模式的细化内容进行汇总整理,标记对应的关键词,便于后续信息使用时能够快速提取。同时也需要依托于精细化管理模式来展开成本的精细化计算,依托于计算结果来开展后续管理工作,提高成本控制过程的目的性。

3.2 优化价格调整控制

由于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变化,物价水平也处于动态,会经常发生价格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控制的。那么价格的波动可以会对工程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影响,在项目实际施工的时候,工程价款支付也需要将动态变化的因素引入进去,价格调整需要根据相关的原则来处理,价格调整的方法需要更加科学以及合理;价格调整需要将市场变化结合起来;价格调整要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价格调整一般施工的方法为工程经济效益指数法,这种方式利用合同双方当时所预定的单价来计算出承包合同价格,工程进行结算的时候,通过合同上面的工期以及地区工程经济效益管理部门所公布的每月工程经济效益指数来进行调整。

3.3 制定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这三大费用在整个施工成本中占据比例较大,在成本管控中要优先考虑。在人工费方面,要严把施工环节费用关,避免出现返工、窝工现象,造成人工费不必要的浪费。在材料方面,对大额的材料采购,需要事先列出采购计划并进行招投标手续,选择那些优质且价格适当的供货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材料的采购工作要职责分离,不能由一人全程进行合同的签订与采购。还有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材料台账,准确记录材料的出入库手续,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台账记录与实际库存数量保持一致。材料采购还要与施工进度保持一致,根据施工进度实际需求量确定材料采购数量及时间,避免出现盲目采购造成材料过度积压。在机械使用费方面,项目设备经理要时刻关注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并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对于经营租赁的机械设备,设备经理要对设备的租赁天数及其台班数清楚地记录,在结算机械费时严格按照实际使用数给予结算。

结束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开展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整体上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只有不断从内部挖掘潜力,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才能够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实到位,体现施工成本管理应有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文舟 . 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29):166.

[2] 周权.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商讯,2020(09):147-148.

[3] 陈寒玉.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