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分析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

李元萍

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


摘要:在我国高中体育的教学进程中,一直存在教学理念的偏差,部分体育教师应用的教学手段多为“一刀切”,忽略了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与思想理念的差异性。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特性,磨炼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同时,在体育技能锻炼的进程中,不同的学生身体状况与对体育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也都大不相同。而分层训练法在体育课程中属于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教学方式,因此,将分层训练法与体育课程合理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分层训练法;高中体育;运用

引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个人情况也都大不相同。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状况,合理应用分层训练法,将教学目标转变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思维与综合素养。在教学进程中排除过去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的方法,根据班级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特性设计构建教学的方案与结构,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发展。本文也将对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说明,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些许教学思路。

一、高中体育课程现状

(一)教师

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训练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程序化严重,不能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阻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如体育课堂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进行集合,然后开始热身运动,再进行教师的统一检查验收。这种长久不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少自主能动性,也阻碍了体育训练进程的发展。学生在这种体育训练教学方式下,不会认真研究学体育知识技能,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没有办法真正提升对体育训练的兴趣,这种教学的方式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体育思维与学科素养也不会有效形成。

(二)学生

学生都十分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却不喜欢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技能训练。这一状况与体育教师的训练方式与体育技能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体育,是以一种小团体的形式进行,如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训练自己所擅长的体育技能。现阶段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太过单调,体育训练的内容也长久不变,学生无法在体育技能训练中感受到乐趣。并且,体育教师在课程进展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学生根本无法在体育课程中学到有用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运动效能差,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也无法提升。

二、分层训练法应用措施

(一)对学生分层

分层训练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实际体育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与体育运动的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身体素质较好,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基础的分为第一小组;身体素质稍差的氛围第二小组;身体状况最差,并且没有任何体育训练基础的氛围第三小组。在体育课堂中分配每个小组不同的学习训练任务,明晰每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性。以跑步训练为例子,第一小组的学生需要在体育教师规定的时间范围中达到终点,并且还要保存一定的体力进行接下来的体育训练项目;第二组的学生只需要在体育教师规定的时间范围中到达终点即可;第三组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延长跑步规定时间,在到达终点以后,第三组的学生可以在旁边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这样一来,就全面完善地考虑到了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状况,尊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增加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二)教学分层

体育教师在依据身体素质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别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训练中有所收益。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对身体素质较好,对体育训练具有一定基础的第一小组学生,就可以进行篮球能力比拼活动的展开,让第一小组的学生在实际实践活动中获得体育技能的提高;对与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技能的掌握较差的第二小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就可以让其进行篮球的运球、投篮等技能训练,加强学生体育技能基础的掌握,在与其他同学合作训练的过程中体会体育训练的乐趣;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并且不具备体育技能训练基础的第三小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就可以为其布置简单易懂的投球训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打造一个活泼愉悦的体育学习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振奋学生的精神。通过这样一种基础性的体育技能训练,适当降低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反感心理与排斥心理,让学生最大程度加入到体育训练中。

(三)评价分层

在体育训练教育活动完毕后,体育教师应该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训练状况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动力,与对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第一小组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潜力,从而促使学生在未来的体育领域获得更大更好的成就;对于第二小组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自信心,培育优良的体育训练习惯,保证其具备积极的体育训练活力,使其在身体状况与体育技能方面都有相应的提升;对于第三小组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大力鼓励和引导。消除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心理障碍,让学生能充分参加到体育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面临着考等教育考试的压力,合理适当的体育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成长。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应用分层训练法,从过去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最大程度发挥出体育训练的作用。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身体素质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形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焕焕.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7):40+42.

[2]沙鑫.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67-68.

[3]汪绍海.浅谈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5(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