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的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的护理观察

田欣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610000

课题: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5088 2四川省为什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课题编号:18PJ431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声门下低负压引流的护理观察。方法:将92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19.57%,χ2=5.059)低于对照组(P<0.05),ICU监护时间[(11.43±2.34 )d<(14.26±3.05 )d,t=4.993]、拔管时间[(15.57±3.61)d<(18.63±2.95)d,t=4.452]以及住院时间[(21.32±5.04)d<(29.83±4.76)d,t=8.326]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期间,给予患者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患者的快速、良好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

气管切开术主要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中,通过切开颈段气管,解除气道内阻塞,同时给予通畅吸氧或气道内插管行呼吸机治疗,维持呼吸通畅,促进肺部换气功能的恢复。在气管切开术后,为了将声门下聚集的分泌物有效吸出,降低感染风险,需要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期间,仍需要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减少各类风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进而获得更好的引流效果,对于术后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年9月~2020年4月。研究对象:92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研究方法:分组对照(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女=27/19,年龄范围22~74岁,平均年龄(48.45±7.95)岁。对照组:男/女=25/21,年龄范围24~72岁,平均年龄(49.12±8.04)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气管切开术后,行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应用负压吸引装置,与声门下吸引管连接,负压条件为40~50mmHg,进行持续引流。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引流情况,确认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的变化,定时进行冲洗(4次/d),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监测和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心率、血压、呼吸等)、排痰量、引流量。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期间,保持病室环境的洁净、舒适,严格予以清洁和消毒,加强卫生管理,避免接触病菌。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均需要严格遵循无菌要求。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①体位管理: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期间,注意体位的调节。患者取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45°,引流管开口位于气囊上方,便于更加彻底的引流。注入3~5ml的冲洗液,进行间断冲洗(间隔6h),缓慢推注,重点进行气囊上腔隙的冲洗,清除滞留于该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出现细菌定植的情况。在冲洗过程中,需要将床头降低10°左右,避免分泌物下滑至呼吸道。

②健康教育: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展开健康教育。详细说明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的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及预期疗效,着重强调其优势作用,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尽可能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抵触情绪,有助于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605305525473f_html_91db4da7b426323f.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1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n%]

组别

切口渗血

皮下气肿

肺炎

并发症

观察组(n=46)

0(93.22)

1(2.17)

1(2.17)

2(4.35)

对照组(n=46)

1(2.17)

4(8.70)

4(8.70)

9(19.57)

χ2


5.059


P值


<0.05


2.2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

2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 [605305525473f_html_91db4da7b426323f.gif±s),d]

组别

ICU监护时间

拔管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n=46)

11.43±2.34

15.57±3.61

21.32±5.04


对照组(n=46)

14.26±3.05

18.63±2.95

29.83±4.76


t值

4.993

4.452

8.326


P值

<0.05


3讨论

气管切开术的实施,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呼吸道分泌物误吸入肺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风险,维持忽下的通畅。在切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往往会聚集于声门下,加上口咽定植菌、胃肠道定植菌的吸入,容易诱发感染[2]。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能够及时将声门下聚集的分泌物清除,避免细菌滋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引流效果,需要采取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之前,向患者说明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为负压引流操作做好准备。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对于治疗的配合度[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控制负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正确摆放体位姿势,方便引流的同时,避免分泌物因重力作用而进入呼吸道,防止细菌滋生、定植,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健康[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后,切口渗血、皮下气肿、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较于对照组更短,充分反映出综合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术后,在实施声门下持续低负压引流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引流效果、降低感染风险优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邸方.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11):798-799.

[2]于少英.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148-149.

[3]李树菊.气管切开术后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5):545-546.

[4]韩园园.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