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问题研究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7
/ 2

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问题研究和探讨

智钢

内蒙古电力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017010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电力企业应同样面临着体制改革,进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受到经济市场化的影响,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供电率等硬性条件的差异性基础上,良好的营销模式与优质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仅如此,提升营销与优质服务水平,其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过程,涉及很多方面。对此,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及优质服务做详细探讨。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体系;问题;措施

引言

电力服务关乎国计民生。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能源消费者从以往基础单一的供能需求延伸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求,电网企业从提供普遍的基础性服务,开始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性服务转变。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也因此需转型升级,加速营销服务的创新,提供不同的用电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用能、用电需求。

1电力市场营销体系现存问题

1.1市场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营以及发展中,由于长期以来都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对于电力企业内部的职工而言,当前现有的大市场、大营销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运营以及发展中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电力营销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本身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必须要在市场营销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以此为基础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产管理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市场营销为主的发展理念作为。与此同时,还要将效益作为发展的中心,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作为支持,这样才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1.2管理机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管理机制虽有很久的建设历史,但是其仍然没有解决部分繁杂程序间的管理问题。新形势下电力营销涉及庞大的数据库,操作环节与管理事项也愈发复杂,传统电力营销模式无法满足新市场需求,则亟须构建信息化电力营销新管理模式。如客户资料查找困难,导致很多材料不能及时移交给客户,很多资料也没有实现在线共享。对此,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高效、便捷的迅速查找与传递资料的功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构建新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符合市场发展需求,进而促使其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经营效益,同时也成为提升优质服务的途径之一。可以说,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1.3现有营销手段过于单调

众所周知,在电力市场的日常运营以及发展中,电力营销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营销服务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征的工作内容,必须要经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手段和措施,获得用户的信赖。但是针对电力市场电力营销现状分析时,发现由于目前电力企业对各项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对客户的消费需求也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调查。与此同时,客户的心理预期以及用电潜力等各方面数据信息没有进行及时的搜集和归纳整合,并没有对当前整个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因此,通常都是直接利用单一的营销手段,无法满足当前新形势背景下用户的个性化用电需求。

2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2.1传统思维向市场经营意识转变

电力体制改革是要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发电行业由单纯的电力生产者向电力生产、销售和服务方向转变,亟待改变内部设备管理和成本管理思路,激发市场营销获得的“商品订单”在电力资源配置和发电生产经营中的决定作用。一方面建立营销与生产协同理念,发电企业按市场获取的订单来确定生产组织、调度指挥、机组运行方式、检修和设备管理,另一方面,建立营销与经营的协同理念,把握燃料采购、精准测算边际发电成本,制定发电能力与订单相适应的营销策略,树立市场化营销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由计划模式及时向“以销定产”的市场模式转型。

2.2打造前中后台,提供技术创新支撑

(1)加强敏捷前台建设。通过客户全旅程管理,基于客户视角设计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从客户用电需求、报装、计量收费至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与企业互动的全过程架构,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全环节、全过程贯通。整合前端服务团队,加快打造市场化线上线下营业厅,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导向建设敏捷前台。(2)重点加强打造高效中台。做好中台协作业务顶层设计和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开展现代供电服务核心业务场景、业务活动和业务对象梳理,有效促进跨专业业务协同,助力供电服务流程的简化,支撑业务应用的快速构建,高效响应前端快速多变的用户需求,为前端开展提供稳定、高效、便利的运营服务支撑。探索建设增值服务生态圈。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平台为支撑,建立开放型、创新型、节约型能源服务生态圈。充分发挥电网龙头的“牵引力”作用,聚拢客户及合作伙伴,通过内部资源整合贯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将技术资源、渠道资源、人才资源向能源生态参与者共享,将用户需求及时有效地传递至内外部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用电用能一揽子解决方案。

2.3做好电力指标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发展中,影响服务满意度的指标包括电能质量与电力服务质量。电能质量要求电力企业为客户提供可靠与安全的电压,服务质量则是客户对电力企业营销评价等,以及是否符合用户需求与心理定位。对此,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围绕以上两个指标开展实际工作,稳定电压与保障供电安全,是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第一,健全电力营销管理制度。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完善电力营销管理制度,是为电力企业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指南针”,同时也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电力企业落实营销服务,应完善管理机制,促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避免工作难以做到实处。提升统筹规划的管理能力,也是保证电力营销及优质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基础,尤其是落实责任制,促使每个人各尽其职,做好岗位工作,是推动电力营销及提供优质服务的内在“品质”。第二,完善硬件设备。电力企业优化发展硬件设备,提供硬件服务质量也很重要。尤其是电力设备留存已久或出现老化等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是为用户提供供电保障的物质条件。

2.4培养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设立专职岗位,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以主动吸纳的方式将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营销队伍中来。持续加强营销人员的学习培训,培养一支懂市场经济规律、会研究电力交易规则政策,主动以学习和实践促进业务能力成长的营销战线队伍。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工作中的政策研究、数据预测分析、报价策略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费结算以及营销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提升电力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懂规则、会研判、交易熟、服务优的综合软硬实力兼并的电力营销队伍,是未来市场化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束语

电力营销服务在新形势下电力市场中的落实,必须要保证电力营销体制的完善,同时还要保证营销人员自身思想观念意识的积极转变,从被动转变成为主动。这样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而且还可以推动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荣菊.加强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有效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01):125-126.

[2]郑伟.电力交易组织业务管理体系研究[J].智能电网,2020,1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