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夏淑英

身份证号 23028119870618 ****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应引起重视。房屋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设工程的稳定性,应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地基基础工程特点,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选择,确保地基承载能力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各地区的房屋建筑工程不断增多,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质量。如果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影响到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留下严重的质量隐患,而且给后期的维修保养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并了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1地基施工过程的主要特征

1.1地基施工过程具有多变性的特征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房屋质量之所以较低是因为没有打好地基,对地基基础没有进行合理的施工技术处理。地基一旦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引起建筑房屋的倒塌,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威胁。

1.2地基施工过程具有隐藏性的特征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紧紧联系的,其中的顺序和步骤都有它独特的原因。但是房屋建筑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小失误,这些失误非常隐蔽,很难让施工人员看出来,所以说如果在建筑房屋的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存在着漏洞,那么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施工,阻碍房屋建筑施工的其他环节正常进行。

2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施工技术

2.1夯实技术

对地基进行夯实是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基施工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施工的成本较低。在具体运用中,施工人员需要选用不含植物残体或垃圾等杂质的碎石、卵石、砾石、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借助大型的起重机械设备或碾压机械设备在施工区域进行反复的锤击和碾压,通过这种物力作用提高施工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当其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在地基夯实施工中,相关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及土地渗透性,间隔2~3周的时间,再次进行夯击,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达到预定的施工效果。

2.2旋喷桩复合技术

旋喷桩复合施工技术也是地基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淤泥、淤泥土质、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黄土等土质的地基施工中。在实际运用中,施工人员需要通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将高压水泥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使之形成喷射流,并借助喷射对低等级的土体进行切割,使其能与高压水泥浆相互混合,形成竖向水泥增强体的复合地基。在具体运用中,如果施工现场含有大量的植物根茎、大直径石头,或者施工现场有地下水,且其流速较大的情况下,都可以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以强化地基的稳定性。

2.3地基施工中桩基础地基技术

在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的地基处理时,首先要先进行地基的打孔操作,然后再将土和灰土灌注到地基基础中,这种桩基础处理技术主要应用在地基处在地表以上的基础,最好其地基深度在十五米以下。对于砂桩这种桩基础,其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是采用振动的方法,与土桩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相似的是,砂桩的桩基础处理也要相对其地基基础打孔,然后在地基基础中灌注砂土,让砂土在这个地基基础中形成密实度逐渐变大的砂石桩柱结构,从而实现提高地基基础抗压性能的目标。

2.4注浆法

注浆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基础处理中,适用于软土土基,改善软土土基含水量高等缺点,并且具有施工成本低等优点。注浆法施工原理为,将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浆体注入软土土基中,改变软土土基性质,提高软土土基承载能力。利用注浆法对地基基础进行改善时,技术性要求不高,适用于大部分软土土基。首先,技术人员应先对软土土基进行分析,找到土基中较为薄弱的点,进行打孔处理,此过程需要施工单位配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确保注浆法对软土土基承载能力起到改善作用。再将混凝土浆液灌注到已打好的孔洞中。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材料质量及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在对材料进行把控时,如混凝土浆为现场拌和时,应先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对拌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质量。如选择商品混凝土时,技术人员应对混凝土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资质,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并检查混凝土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浆液灌注孔洞中时,应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进而保证注浆法改善软土土基力学性能的有效性。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浆液的注入压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孔隙率。注浆结束后应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前拔管,避免注浆管道中的混凝土凝结硬化,确保后续施工顺利开展。

2.5地基施工中其他地基处理技术

除了上面所叙述的几种地基处理技术之外,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具有创造性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器渗透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地表面的平均水位线。不管是什么样的地基施工技术,要想处理得当就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设计,给排水系统也要科学、系统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对地基进行定期加固。同时,也可以使用爆破的方式来进行地基基础的处理,选择一种合适合理的震动方法来缩小地基不同土质之间的缝隙差别,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地基承受能力。

3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

3.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国家规范制定的施工现场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工序制定,确保施工工序的科学性。应对现场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准确记录,为后期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对地基处理情况充分掌握,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2工程项目地质勘测要严格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因而要在施工建设前勘测工程。一般情况下,要系统勘测施工现场,准确了解施工区域地形条件与水文条件。同时,完成勘测工作后要系统整理并分析,以表格形式记录勘测所得数据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均明显扩大,而建筑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其预期使用功能,同样也会使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正确认知其在建筑质量中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地质状况,对地基建设方案进行合理化选择,进一步增强地基基础的施工稳固性,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并且与人们生活需求、居住需求吻合。

参考文献

[1]张立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0.

[2]马海波.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地产,2019(24):128.

[3]殷诚志.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地产,2019(24):167-168.

[4]周厚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8(12):89-90.

[5]秦伟.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