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中农业物联网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3
/ 2

蔬菜大棚中农业物联网的应用

霍延娜

北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龙口市 265702

摘要:蔬菜大棚种植,能够解决蔬菜种植的季节限制,保障了产量与质量,深受人们的喜欢与追捧。因此近几年来,我国蔬菜大棚种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将农业物联网,应用在蔬菜大棚种植中,能够密切监控蔬菜的生长情况,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不仅解放了传统劳动生产力,还提高了经济收益,因此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蔬菜大棚;农业物联网

引言: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幼苗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控环节,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户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生产。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加大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力度,才能为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一、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

(一)幼苗培育

幼苗的培育与生长,是大棚蔬菜种植的关键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做到密切监控,才能保障最终的质量与产量,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物联网,就是指将各种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测与调控,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与优势。不仅解放了传统的劳动生产力,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1]。在蔬菜大棚中应用农业物联网,首先需要做好幼苗培育工作。第一,通过大棚内的传感器,能够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水分、温度等,做好监测与分析。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市场调研,来选择优质的蔬菜品种,把好选种质量关。第二,运用物联网技术,来结合市场需求、种植条件,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且以数据、图表等方式,直观形象展现出来。第三,相关人员根据种植方案,来展开种植工作,并做好水土肥管理。第四,在种植之后,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来监测与收集外界环境变化情况,并及时调节大棚内部的环境,以适应各种阶段的蔬菜生长。第五,在收获阶段,能够准确、全面收集蔬菜信息,展开蔬菜质量、产量的预测评估。并将数据信息,传输到互联网终端,来制定合理的采收计划,节约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

(二)病虫害防控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病虫害防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想做好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就需要借助农业物联网,来密切监测,提前预防,快速解决。其具体应用如下:第一,在蔬菜大棚内,有传感器、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密切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且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以及农作物生长阶段,来进行大棚内部环境的调控,有效做好预防工作[2]。第二,一旦发现各种各种异变,就会将数据信息,快速反馈到互联网终端。技术人员在通过现场的勘查分析,来寻找诱发病虫害的因素、规律、种类等,做好全程记录跟踪。第三,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快速找出病虫害,然后进行预报。并且制定出防控策略,实现快速解决。通过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不仅能够及时预测,全面跟踪;而且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能够立即预报,制定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快了农业生产步伐。

二、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问题

虽然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能够带来很大的便利与优势,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农业物联网的广泛推广与高效应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物联网,就是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因此对于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严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导致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效率低下[3]。比如部分技术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农业理论,以及大量的工作经验,但是对于物联网等技术,不够了解与熟练应用。而部分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虽然能够熟练操作物联网等技术,但是严重缺乏农业理论以及工作经验,因此无法胜任该工作。第二,农业物联网的广泛推广与应用,还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实现规范、合理运用。然而现阶段,农业物联网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各方面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全面。再加上受技术方面的影响,获取的数据信息,也不够全面与统一,就会影响规范标准的制定。此外,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法实现全面推广与普及,因此制度体系也不够健全。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蔬菜大棚的种植培育,不仅需要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资金。整个前期投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后期的维护管理等,也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因此基层种植人员,抵制心比较强,无法实现全面覆盖。

(二)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阻碍与限制,发展之路非常坎坷。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合理的、有效的解决策略,来加大推广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培育大量优质的技术人员,是农业物联网广泛推广,以及高效应用的关键。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先要将重心放在高校教学中。在专业教学中,既要为学生传递农业基础知识,物联网等技术,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实践,来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技能。接下来,要组建专业科研团队,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技术与方法,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来摸索一套适宜的应用方案。并且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展开现场的调研分析,然后加强密切交流与讨论,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最后,还要为技术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方案,包括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出国深造等,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体系,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方法,才能发挥农业物联网的价值与优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户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标准制度体系,是保障农业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的有效举措。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体系,实现全面推广。其次,当地相关部门,要基于国家的政策之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与调整。最后,要对农业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展开深入的调研与分析。然后结合物联网产品的特性与功能,来获取全面、详细的数据信息。在深入的分析调研下,制定明确的物联网管理标准体系,来保障整个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第三,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是引起农户认知,并且广泛应用的有效举措。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以及专项资金设立,来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或者鼓励当地企事业单位,与农业种植,建立合作关系,来给予大量的资金扶持。此外,当地的相关部门,还要积极运用社交群、电视新闻、网站平台、下乡指导、专题讲座等,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户,认识到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价值,并且主动配合。还要指导农户,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来熟练整个运作模式,加快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步伐。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有效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来加大其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姚淑杰,宫丽影,王德荣, 等.蔬菜大棚中农业物联网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0):24.

[2]文武.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应用[J].农机化研究,2020,42(2):199-204.

[3]管孝锋,陆林峰,黄海龙, 等.浙江农业物联网应用及发展对策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2):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