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脱贫的强大决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4

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脱贫的强大决心

彭双双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扶贫;脱贫攻坚;决心

1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号角声

脱贫攻坚战,是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的内容。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我们党提出的重要目标,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

2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在我区引起强烈反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浓浓关怀,殷殷嘱托。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八桂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一定要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如春雷,如雨露,大家奔走相告,将喜讯传遍毛南山乡各个角落。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后,毛南族全国政协委员韦震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将相关新闻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家族群,和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总书记带给大家的关怀和希望。“在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下,我们全体毛南族儿女将以整族脱贫为新起点,不松劲、不停顿、不懈怠,继续奋斗,向着乡村振兴目标冲刺,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带领群众以脱贫为新起点,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全方位振兴,让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十分激动、十分感动、十分幸福!同时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全国人大代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说,虽然毛南族已经实现脱贫摘帽,但距离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脱贫成果的巩固与提升工作。“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努力拼搏,带领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决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村干部们精神振奋、斗志十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仪凤村党支部书记谭耀楼、波川村党支部书记谭荣庆、中南村村委主任谭运壮、希远村村委主任谭海灿等纷纷表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在布局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贵阳到南宁高速铁路经过环江,并设立环江站,这给民族地区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月21日上午,河池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书记何辛幸说:“总书记重要指示,视野宏阔、思想深邃,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该市各县(区)、部门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并精心组织开展宣传阐释,使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全市上下贯彻落实的热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由衷感党恩、始终听党话、坚定跟党走,齐心奋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河池。

当地干部向群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连日来,该县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勉励群众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3在总书记的带领下奋发有为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狠抓“六大行动”攻坚活动,较好完成了自治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计,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财政收入增长4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

2019年减贫4873户17288人,2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6.64%降至1.48%。选派驻村工作队员380名开展驻村工作,派出7385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6337户,实现领导包点联系行政村(社区)、后援单位定点帮扶行政村(社区)、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中共中央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相关刊物分别刊载我县“百日攻坚冲刺”工作和“局长”当“村长”为老百姓解难题解民忧的典型做法。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7860人搬迁任务,实现入住率100%。实施“两园双基双带”产业联扶,实现全县4360户搬迁户产业全覆盖;依托工业园区、扶贫车间、扶贫商铺等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解决就业1500多人;落实搬迁户自主创业扶持资金820多万元;设置安置区办事机构,成立安置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选举产生社区“两委”。筹资8.19亿元建设学校、扶贫车间、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16个项目,多层次、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到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调研时,充分肯定我县创新做法;全区易地扶贫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现场学习交流会”在我县召开;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相关刊物先后专题刊发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六联一带”管理服务模式,得到自治区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环江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县已建成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市级和县级示范区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42个;全县145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贫困户“5+2”产业覆盖率达94.63%。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登题为《强了主心骨 脱贫更有谱》文章,详细报道了我县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全力发展脱贫产业的事迹;在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

4高举总书记脱贫攻坚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脱贫、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脱贫要从方法路径上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涵盖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工作格局、政治保障、科学方法等方面,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并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等方方面面,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念兹在兹、亲力亲为、领战督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扶贫工作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并结合中国实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大国担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反贫困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针对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全面完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涌现,发展生产扶贫的主攻方向更加明晰,易地搬迁扶贫重要补充作用更加明显,生态补偿扶贫的双赢之策更加显现,发展教育扶贫治本之计更加有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本防线更加稳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5革命尚未成功 脱贫攻坚还在路上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候,河池作为全区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目前还有6.35万贫困人口、192个贫困村和3个未摘帽的贫困县,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必将凝聚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干劲,向深度极度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为了实现目标,河池市提出了六项“硬核”举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要突破短板弱项,攻克“五场硬仗”壁垒;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着力防止返贫和致贫;强化挂牌作战力度,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狠抓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落实落细落地;注重衔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同时当地政府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度贫困村和极度贫困户给予倾斜,确保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针对当前全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打好“四大战役”,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攻坚胜利在望,脱贫以后的路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谆谆教导。已经脱贫的地区和群众表示,要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按照倒计时的节奏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整县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压实责任不松劲,后续扶持不停顿,衔接乡村振兴不断档,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上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把领袖嘱托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决心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按照市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和自治县党委“54321”长远发展思路,以开展“六大行动”决胜年活动为统领,突出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交通、旅游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略有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全区扶贫系统广大干部的莫大鼓舞和激励,也是对全区上下的殷切期待和嘱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牢记使命、不负厚望,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再下大力、再用苦功,紧咬目标、争分夺秒、全力冲刺,聚力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加快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大战役”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国家考核、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兜底保障等工作,建立健全防贫监测预警机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确保一个民族都不少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积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让整族群众以脱贫为新起点,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