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100例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冯文杰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医院 北京 100176

【摘要】目的 探索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服务站建立高血压慢病管理档案的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所入选对象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达标率。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就诊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已经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高血压病是一种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明显减少脑血管意外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使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疾病危害性的有效途径[1]。本研究是通过对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其血压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2018 年 5月~2019 年 4 月在本社区服务站建立高血压慢病管理档案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 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年修订版)》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②1年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⑤无精神疾病,能与社区医生进行有效沟通;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年龄为30~65岁, 文化程度为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12例,高中26例,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 62例。1级高血压患者58例,2级高血压患者37例,3级高血压患者5例。

1. 2方法

1. 2. 1健康教育前评估  社区全科医生对入选的对象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入选对象掌握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情况和存在哪些可以干预的不良生活方式等。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病基础知识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及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等);饮食指导 (限盐、低脂饮食);行为干预(戒烟限酒、 合理的运动);用药指导 (服药的时间、 方法、 剂量,药物的副作用等)。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2.2.1 基础知识教育 根据入选对象的不同学历水平、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了解的多少等情况, 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发病的原因、哪些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病原理以及高血压病的分级等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使其了解到高血压病不仅能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持续的高血压可以导致多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诸如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

1.2.2.2 饮食指导 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是因为超重和肥胖,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控制饮食量的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是有效的减轻体重的措施。饮食上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合理控制主食用量。不提倡快速的降低体重,减肥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通常每周减0.5~1.0kg,在6月至1年内减轻原体质量的5%~10%为宜。高钠低钾饮食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过量的食盐摄入会导致血压的升高,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升高呈正比,而钾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2]。因此要指导患者低钠高钾饮食,减少烹调用盐,减少含钠调味品的应用,适当的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1.2.2.3 戒烟限酒 吸烟是高血压病的一种不健康行为,吸烟不但可以升高血压,也可以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而且这些患者的远期预后差。戒烟是一种行为心理矫正,复吸率高,要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病对待,进行长期反复干预才能取得效果。戒烟对任何年龄的高血压病患者均能获益,越早戒烟效果越好。酒精的摄入对血压也是有影响的,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者,可导致血压的升高,限制饮酒量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发病率。酒精的摄入量上,男性每天不应超过25克;女性每天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50ml、葡萄酒(或米酒)100ml、啤酒300ml。

1.2.2.4 运动指导 规律的体育锻炼和户外的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患者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使患者的血压降低。建议高血压病患者每天进行力所能及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健步走、慢跑、骑车、游泳、健美操、广场舞等。运动的量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用药情况,自我感觉情况和锻炼后血压水平来调节, 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和及时调整的原则。

1.2.2.5 心理支持 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存在有不良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这些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否认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对血压的增高置之不理。对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不良的心理状态。社区医生要耐心的听取病人的倾诉, 解除病人由于需要长期服药带来的苦恼。给予患者安慰, 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及配合治疗,让高血压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使高血压病人改变认识, 对高血压病形成一个科学的认知。要告知高血压患者不进行积极防治的危害性, 使其尽快进入高血压病人的角色。

1.2.2.6 药物治疗教育 此项教育的目的是让高血压病人加强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的意识, 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根据高血压病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耐受性不同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的不同等,选择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物。

1.2.2.7 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建议每天不定时测量血压2~3次,每次测量2~3遍。向患者本人或其家属讲解如何正确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患者熟练的掌握血压测量技术,规范操作,在测量前至少要安静休息5~10分钟,可取坐位,将袖带绑缚于上臂,松紧合适,并放置在桌子上。测压时要保持安静,2次血压之间间隔1分钟。测量后如实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2 结果

2.1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后,100例患者对高血压的各项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几项较难掌握的知识知晓率提高明显, 由健康教育前的 36.87%提高到 84.63%。

2.2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经过健康教育后,1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降低。收缩压降低>20mmHg的患者28例(占28%),降低10~20mmHg的患者54例(占54%),降低<10mmHg的患者18例(占18%)。达标患者12例,1级高血压患者57例,2级高血压患者28例,3级高血压患者3例。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对治疗的不重视以及缺乏治疗信心等一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造成此种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对高血压的治疗存在误区,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降压治疗血压正常即停药,相信各种所谓的“保健品”及靠个别的食物降压,认为血压高一点并无大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吃药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且会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等等。通过教育干预,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本身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还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他们相信只要注意卫生保健、控制危险因素,血压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3]。本研究可以看出,经过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提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起积极的治疗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晶, 徐梅英, 孙莉.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与治疗依从性调查[J].护理研究, 2006, 20(7C):1895~1896。

[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1(12):1127。

[3]罗鑫, 申宏, 常琼.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6):916。

作者简介:冯文杰(1981.8-),,汉族,河北石家庄,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