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网络式”教研共同体 促“内涵式”教研发展——以小学东片区联片教研活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塑“网络式”教研共同体 促“内涵式”教研发展——以小学东片区联片教研活动为例

罗继红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 753000

【案例背景】

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激发学校教研内生动力,******研究室按照学段为主、区域联动、异质联片、城乡联研的原则,将区属31所中小学、37所公、民办幼儿园组建成6个教研共同体,构建了“教研室—牵头学校—协作学校—教研组—备课组”5级联片教研网络,力求在实现以“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联片教研为平台的基础上,促进校本、联片、网络等多种方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力提升学校教师科研意识及水平。

【案例描述】

2020年3月3日《****深入推进“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出台,3月27日,****联片教研工作正式启动。为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小学东片区结合教研室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和前期的实践探索,研究制定了本片区实施方案、考核细则、活动计划及考核细则,规范了呈报表,组建了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引领团队,把联片教研的实施与学校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确保片区联片教研工作稳定而有序的开展。

“联片教研共同体”截至11月,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网络技术平台,以“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联片教研为抓手,将复课后凸显的教学教研问题和教师成长迫切需要的问题有机结合,单独或联合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类如“聚焦数学课堂课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6次主题式教研活动,教研员、牵头学校、协助学校、专家团队四级联合,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将问题聚焦,通过精致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活动,将凸显的问题梳理、解决。后续继续将活动成果下移至校本教研,继续研讨,使成果有效辐射、沉淀,推动了学校教研内动力的生成发展。

【案例过程】

东片区涵盖着3所城区小学和5所农村学校。鉴于此,每月1次的联片教研活动以“建模”促教研为先导开展教研活动,使联片教研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为青年教师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快车道。

1.积极探索,搭桥铺路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东片区实践、探索、提炼,初步形成东片区联片“1234”教研活动形式,即:

一个教研主题:每次联片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均是在承办学校根据片区各校呈报的共性问题基础上,经过分析、研讨、整合、落地,最终形成一个切合片区学校实际需求的教研主题。

两条教研主线:表现为校本教研和联片教研双向并行。即先是联片教研前的校本教研先行准备;其次为利用联片教研平台,将围绕主题开展的校本教研成果分享、研讨;最后为联片教研活动后教研成果下移的校本教研。以此起到小教研实践(承办学校校本教研)——大教研展示(东片区联片教研)——小教研再检验(片区8所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同时“2”呈现的是“复式”结构,即在“两条教研主线”过程中,融入了联片教研活动前承办学校至少1次的课例、评课、说课、讲座等方面的研磨,和活动结束后片区8所学校的1次找差距、再落实、再完善的校本教研。

三方团队协作:即从联片教研活动主题的确立——活动的开展——活动后的总结完善,教研室、承办学校、协作学校三方教研人员协同合作,整理、归纳、完善,致力于联片教研活动的筹备、开展及总结。

四级研讨阶段:第一级的独立完成阶段。承担任务的做课教师据活动主题确立自己课题、研读《课标》、剖析教材、完成教学设计。评课教师则了解课例内容、撰写评课稿、讲座稿、交流稿等。

第二级的沟通研磨阶段:既联片教研活动前,就活动的主题、课例、交流等,教研员、牵头学校、承办学校、协助学校、专家团队交互式沟通、研讨、优化。承担任务的教师将修改、完善、优化后的课例、交流稿等再次进行实操,以形成满意的展示交流成果。

第三级的汇报交流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准备,承担任务的教师最终将自感满意、优质的课例、听评课稿、经验稿及教学策略等,在联片教研活动中与大家分享、交流,供与会教师学习、参考。

第四级的总结提升阶段: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片区各校将教研活动成果再次带回学校,进行第二次的课堂教学再实践、再总结的校本教研,并提炼出更具科学性、学习性、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2.以点到面,辐射全员。至联片教研活动启动以来,东片区先后以主题式教研为抓手,课例展示、研讨交流、互动答疑等为主渠道,先后开展了《“互联网+教学”背景下以空中课堂+教研”为抓手,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聚焦数学课例研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教研活动,其中辐射到低、中、高各学段的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700余名教师参加研讨,充分发挥了由点到面,辐射全员的作用,营造了校校有任务,人人得参与的联片教研活动氛围。

3.以联带动,促专业成长。目前,每月各学校已形成了根据实情梳理问题,并呈报的“预约式”教研活动机制。在研究、解决联片教研活动中共性问题的同时,也在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通过活动前团队式课例的研磨和活动后的课堂实践完善的形式,为学校特别是为农村学校锻造了一批积极上进、致力于“创新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中青年教师!同时也为教师搭建经验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互通的平台,促进校际间、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真实有效。

目前,联片教研活动的组织,小学东片区打造了本土专家教研团队,收集了一批本土教学资源110余篇作品,各级各类获奖情况达249人次,有效促进了校本教研常态开展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尤其对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小学教学副校长伏校长说:承担一次教研活动压力很大,但收获也是不言而喻,对我们以后的教研活动指引了方向也教会了方法,对我们学校教科室主任是个锻炼,给我们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搭建了学习平台。

【案例评析】

联片教研近一学年的开展实施,完善了联片教研制度建设,缩小了学校之间的教研差距,发挥了教研团队专业引领作用,积淀了区域校本教研文化,唤醒了学校教师教研的热情,探索出类如小学组东片区“1234”的教研模式。“联片教研”取得了成绩,但仍有不足及荆棘阻挠着其前行,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联片教研”将抓住机遇与挑战,变问题为主题,化阻力为动力,继续为提升****教学教研品质,促我区教育内涵发展,满足新形势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助力扶智扶志,帮助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