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闽南童谣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

林艳莲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一小学 362400

摘要:闽南童谣是闽南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以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数学自身的抽象性,使得不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将闽南童谣融入与小学数学教学不但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可以搭建起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本文分析了闽南童谣在数学教学之中的应用原则,探讨了闽南童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闽南童谣;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闽南童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是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简短优美,通俗易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近些年来,伴随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很多地方性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将闽南童谣等地方文化与基础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是一个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

  1. 闽南童谣在数学教学之中的应用原则

  1. 契合性原则:童谣的应用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辅助数学教学的开展,因此在闽南童谣的选择上,教师应当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寻求童谣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借助于闽南童谣来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

  2. 参与性原则:在数学课上应用闽南童谣,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往的数学课堂遵循“师讲生练”的传统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闽南童谣的应用给数学教学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学生喜爱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素材,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建构中来,打造平等、生动、和谐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3. 情境化原则:闽南童谣多是由儿童喜爱的小故事组成,在教学时教师还应当注重童谣向具体教学情境转化的原则,以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方式呈现有着数学内涵的闽南童谣,帮助学生在理解童谣的同时获得数学技能的提升。

  1. 闽南童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 《白河种莲花》与“小数乘法”

“白河种莲花,种到一四界,叶青青,开红花,归大片拢是花,美到亲像画。莲子佮莲花,产品摆归街,游客真正济,买产品兼赏花。”《白河种莲花》这首童谣描绘了出了一幅精美的莲花风光图,游客们则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在满心欢喜的选购自己喜欢的产品,怡然自得的情态娓娓叙来。

在带领学生学习完小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朗读这首童谣,向孩子们解释童谣的基本含义,也可以借助于教师内的多媒体设备像学生展示一些莲花美景图,帮助学生搭建起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而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之中:有的学生扮演欣赏美景、选购莲花的游客,有的学生则扮演花市中的卖家,模拟真实的产品交易过程,在情境之中练习刚刚学习过的小数乘法,以提升学生对于本课时内容的理解。

借助于闽南童谣的情境化融入,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建构中来,数学课堂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 《月光光》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月光光》是闽南童谣中流传最广的童谣之一,其又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但是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香,种老姜;老姜拉,种芥末;芥末冇好吃,分作两三滴。你一滴;厓一滴;还有一滴分狗食”这个版本的《月光光》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数思想。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将这首童谣作为引子,引出本课时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一同朗读这首童谣,让大家感受农家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在学生们理解童谣的基本思想后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分数的意义:“如果把芥末看做一个整体,其被分为了几份?”、“小狗分得了整体的几分之几,用分数形式如何来表示呢?”。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尝试回答相关的问题,教师则穿插在各个小组的中间,给孩子们及时的答疑解惑。

以闽南童谣作为课堂导入的手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而后将童谣之中暗含的数学思想转化为数学问题,以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们在小组之中自主学习、互帮互助,这样的数学教学形式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也给予了孩子们更多自主思考与探索的空间。

结语:2019年,闽南童谣正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闽南童谣由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将闽南童谣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实现数学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丰收,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许燕芬.走进闽南童谣,感受艺术魅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55-56.

[2]蔡美婷.儿童视角下幼儿园闽南童谣表演剧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0(09):31+33.

[3]赖雅玲.浅谈闽南童谣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