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避免盲目购买保健食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1

老年人如何避免盲目购买保健食品

吴娟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意识逐步增强,保健食品消费观念逐渐被老年人接受。购买保健食品已成为老年人的很大一部分消费选择。广大老年朋友在购买保健食品消费过程中,一定要睁大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一、保健食品营销过程中骗人的手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以“咨询义诊”为名设置陷阱

摆摊“咨询义诊”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在社区和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白大褂”坐在路边,为行人举办“咨询义诊”活动。这种“咨询义诊”总是从消费者的免费体检开始,逐渐把消费者推向“存在严重健康问题”的结论。它还引进外国医生和著名军事医院的专家免费诊断作为诱饵。因为免费是最让人兴奋的举动,很多老年消费者很容易放松警惕,陷入无形中就买回大量无用产品的陷阱。

  1. 设置温柔陷阱诱骗消费

销售人员往往在销售的瞬间抓住老人的家庭愿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那些“老年健康知识讲座”中,一些年轻的售货员不停地与老人接触,为老人轻轻按摩、捶背,每天赠送小包和各种礼品,结交朋友。让老人觉得销售人员比自己的儿女还贴心。在交谈中,老人放下了防备告知销售人员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销售人员就拜访了老人的住址,送些小礼品,从而打开了卖产品的大门。在这些温柔的陷阱中,老年消费者会逐渐放松警惕。

  1. 以“免费风景游”为名设置陷阱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达到销售保健品的目的,通常会在老年人集中的街道、公园、生活区发放友情邀请卡。他们以公司成立几个周年纪念日的名义,以向社会献爱心的名义,邀请老年人免费参加周边县市的一日游。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和老人玩游戏,并赠送小礼物走近老人。他们逐渐说服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是多么有效,这使得老年人瞬间头脑发热就花钱购买。

  1. 利用现身说法博取老人的信任

为了推销产品,大多数卖家都会邀请一些“专家”来讲课,以提高讲座的权威性。有的甚至聘请托儿,写感谢信,发横幅,现场谈疗效。他们还在平台上打着“保健食品比药品更有用”的幌子。有了这些东西,很多老年消费者都晕了。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强效药。价格惊人。

二、分析与解决当前应对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醒中老年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保健食品或接受各种免费服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购买保健食品时要首先看外包装有没有卫食健字、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的专用标识“蓝帽子”。

2、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不要盲目跟从广告,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健康状况进行选择,并在标签上清楚地看到适合人群的标志。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只有掌握了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把钱花在健康上。

3、老年人小病小痛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被夸大的健康风险所欺骗,老年人要有意识的保护自己。

4、不法推销员占据了老年人注重物质利益、谋取便利的心理。他们故意夸大宣传,将普通甚至假冒伪劣商品宣传成高性价比的高科技或绿色环保产品,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由于非法销售人员流动性大,执法部门难以处理。因此,对于没有固定营业场所的促销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购买。

4、不要相信推销员的夸大宣传,盲目购买保健食品代替药品,这样会耽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同时,保健食品不能放在健康上。健康的基石是合理搭配天然食物,均衡的膳食结构,适当的体育锻炼,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心情好,改正不良习惯。

每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只能适用于其特定人群。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掌握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远离保健消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