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与小班幼儿焦虑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亲子依恋与小班幼儿焦虑的实践研究

赵彩霞 温馨 石玉红 丁阳

荥阳市第三幼儿园 450100

摘要:幼儿的亲子依恋与焦虑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幼儿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比较和谐的亲子关系之中,那么幼儿的焦虑情绪会很快得到自我化解。反之,幼儿会处在糟糕的焦虑情绪中无法自拔。这种表现在刚入园的幼儿身上十分明显,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应当全力合作,积极应对幼儿焦虑情绪,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干预对策,使幼儿可以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亲子依恋;焦虑;心理;健康

一、案例介绍

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刚入园的聪聪就显得与其他幼儿格格不入。在之前有母亲陪伴试园时,聪聪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当时聪聪的妈妈极力地安慰他,还许以玩具和其他条件,聪聪才度过了试园期,表现得还算乖,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十分配合,当时教师认为聪聪跟其他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转眼到了入园期,聪聪就如同完全变了一个人,入园第一天,聪聪死死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松手,教师上前去劝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聪聪不但不听,还咬了老师。聪聪妈妈也哭得很伤心,老师只好劝聪聪妈妈,孩子入园需要适应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如果妈妈现在不放手,以后孩子会更难适应。在老师的劝说下,聪聪妈妈将聪聪强行送进幼儿园,然后打算离开。这时聪聪开始躺在地上大哭,老师想要扶他起来,他就拳打脚踢,用手扒住栏杆想要翻出去。听到孩子哭,聪聪妈妈又折回来,站在园外哭起来,聪聪看到妈妈回来了,闹得更凶。这样反复了很多天,聪聪依旧第天都得大哭一场,然后才开始上课。在平时的活动中,聪聪跟其他幼儿的交流不多,游戏时不是抢其他幼儿的玩具,就是动手打其他小朋友,老师也十分头疼。

二、背景分析

1.幼儿家庭背景分析

聪聪妈妈是全职妈妈,为了照顾聪聪,将工作辞掉,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聪聪身上,什么事情都不让聪聪动手。直到聪聪入园,还不会自己大小便,不会穿衣,吃饭也需要人喂。聪聪的父亲长期出差,聪聪对父亲的印象很淡漠。另外聪聪的爷爷奶奶对聪聪十分溺爱,养成他一不顺心就会嚎啕大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惯。

2.幼儿自身因素分析

聪聪妈妈过于细致的照顾使聪聪缺乏独立性,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在幼儿园什么事情有都依赖老师,而且父亲角色的缺失使聪聪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跟比自己高大的孩子玩,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另外由于家人的长期溺爱,使聪聪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什么如果不立马得到,就会情绪失控。对于喜欢的人和事,也不会正确表达,会为了引起注意,做恶作剧。

三、干预对策

1.幼儿园方面

(1)灵活制定作息时间,缓解幼儿焦虑心理。

在聪聪刚入园的时候,幼儿园为聪聪单独制定了作息时间,以缓解聪聪的焦虑情绪。早上入园的时候聪聪来得比其他的小朋友早,这样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幼儿园,幼儿陆续的到来,使聪聪不用一时面对多个小朋友,慢慢建立与小朋友们的接触与交流。在入园的第一个月聪聪可以提前一个小时由其母亲接回,可以提前见到母亲使聪聪很开心,焦虑的情绪平复了不少。见聪聪适应的不错,便由第二个月改为提前半个小时,逐渐采取梯度式的作息时间,使聪聪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2)营造和谐友爱气氛,增强幼儿安全感。

在幼儿园,老师要注意引导其他幼儿给予聪聪关心关爱,当聪聪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老师及时介入,对于幼儿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错在聪聪的时候,教师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用委婉含蕴的语气向幼儿灌输是非观念。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也十分注意让聪聪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并且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进行正面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并且利用聪聪身上的优点给同班的小朋友树立榜样。

(3)利用游戏法转移注意力,与同伴交流时建立社交。

对于聪聪不爱跟同伴互动或者即使互动也由于无法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而对其他小朋友产生伤害的情况,幼儿园在日常的游戏中,设计了既可以促进幼儿间合作能力又不会产生冲突的游戏。例如聪聪比较喜欢画画,教师便在建构区内的手工制作活动中安排聪聪进行上色或者设计形象之类的任务,制作过程让小朋友们进行分工合作,既可以发挥聪聪的特长,又体现团队合作,这样聪聪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也完成了与同伴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在最后的总结中强调聪聪画得好以及与大家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过程中,还可以树立起聪聪的信心,使他不再害怕与其他小朋友间的互动。

2.家长方面

(1)缓解家长焦虑,通过正面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

幼儿园在聪聪入园第一天时就看到聪聪母亲哭得比聪聪还凶,家长的情绪对幼儿的影响十分重要,家长情绪平和安静势必会使幼儿的心情得到抚慰。因此幼儿园方面在第一时间找到聪聪的母亲进行谈话,首先为聪聪母亲介绍聪聪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具有独立意识,富有冒险精神和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需要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另外,幼儿园还通过家长亲子日以及平时的活动中邀请聪聪的母亲来幼儿园参与活动或者做义工,这样聪聪的母亲在幼儿园不但可以更直接了解聪聪的日常生活情况,还与其他的父母建立联系和互动,参与了家长们建立了互动小组,分散了与聪聪突然分离的注意力,也大大缓解了聪聪母亲的焦虑。

(2)转变教养方式和态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除了聪聪母亲,幼儿园还让聪聪的爷爷奶奶也时常来幼儿园参与一些育儿活动,在聪聪父亲不出差的时候,也将他邀请到幼儿园中参加亲子活动。通过幼儿园的科学育儿讲座和亲子活动,使聪聪的家长对于育儿科学观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并且向他们教授一些幼儿心理知识,让他们了解幼儿的第一种行为背后的需求,再通过幼儿园其他家长的现身说法,让聪聪家长意识到溺爱孩子对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有百害无一益。

通过幼儿园的宣讲活动和平时的沟通互动,使聪聪的家长对于聪聪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于平时的教育注意方式方法,聪聪的父亲也在有时间的时候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陪伴聪聪。

参考文献

[1]姚海欧.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2):86-87.

[2]尚新新. 家园合作对幼儿分离焦虑缓解的实践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06.

[3]孙娜. 幼儿焦虑心理的缓解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