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2


新农村景观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

陆秋野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日渐昌盛的态势,农村居民对于新农村构建的热情也比较强。这就使得构建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工作变得更加的重要,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划建设原则,制定出新农村景观规划实施措施,使得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可以更为可持续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规划;实施策略

1国内外新农村景观建设情况

1.1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情况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国的农村景观建设却早已开始,例如著名的华西村于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建设。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形成的新农村种类也各不相同,大致分为沿海地区农村、内陆地区农村、偏远地区农村三大种类。在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多参考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切实符合其自身特点,选择适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措施。

1.2国外新农村景观建设情况

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早已完成新农村景观的建设,并且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措施,其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1)以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遗产的桥梁式新农村模式;2)根据当地特色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自身特色并形成独特的人文风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虽然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成果,但必须切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灵活借鉴运用。

2新农村景观规划原则分析

2.1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会存在着一些弊端性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标准的界限过于模糊,会让二者的标准混合为一体。利用城市化建设的标准理念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工作。还有一些农村会将土地征收应用到城市小区的构建工作当中。虽然这种建设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为显著的成效。并且提升农村建设的成果。但是这会对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会破坏其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

2.2调节产业结构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需要及时的调整并优化产业的结构,以其为前提条件适当的增加农民们的经济收益,使得农民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变得更高,迈入小康社会发展行列当中。采取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来强化新农村构建的动力及基准,新农村构建需要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的支撑,因此,在建设规划时期应当对产业景观的效用进行分析,使得其优势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利用自身的经济效益,让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的更为顺畅。

2.3改革土地资源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区域的土地利用率都会比较小,会产生土地资源浪费等的现象,在开展新农村构建工作时,需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及时地改革并优化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以及路线,让其可以达到1+1大于2的目标。同时还需要把周围的一些小村落合并到城镇之中,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3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施措施分析

3.1提升土地利用率

在建设时期会出现合并或者拆迁房屋等的现象,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对这项工作进行高度化的重视,并使用更具统一性的方式,帮助农民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给拆迁居民供给相应的物质以及精神上面的帮助,要有偿回收土地,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进行项目的构建。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的划分土地的级别,将土地品质较高的区域划分成为农业以及林业生产的用地,将土质较差的区域用来当做构建性质用地。要推行承包惠民的政策,同时还应当调节好承包景观以及统筹景观之间的联结关系。

3.2防止破坏性活动产生

城市化在建设发展时期,环境破坏的问题会比较严峻,追溯本源其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是其自身所引发的问题,并且城市规划会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的城市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为了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度,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基准发展经济,这就会直接破坏掉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在发展经济之后,又进行亡羊补牢的处理,这就会极大程度的损耗各类物资以及人力,其最终的成效十分的微弱。现阶段,这种问题也会在新农村建设时期产生,所以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的管控,防止其产生破坏性建设的问题。把握好其自身的自然景观,发挥出农村区域自然景观的优越以及价值。需要设定当前存有以及土地应用的规则,并合理化的管控土地的流转状态,就引进的各类产业进行更为严苛化的监管,特别是要注重一些可能产生出污染污染物质的企业,在建设时期要结合其自身的实际能力状况进行项目的构建,不能过于急躁,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项目的建设,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其可能产生的改变,不能任性的进行建设,需要保护好农村区域的土地资源。

3.3提升公共设施使用率

我国以往都是以群居生活为基准,其行为生活方式也都是家族史居住,这就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公共设施利用率较差。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期,必须要勇于打破该种生活模式的束缚,积极的推行相应的国家政策,及时的转变人们固化的行为观念以及方式,从根源上提升总体公共设施的使用率。

3.4开发当地自然景观

我国地貌广阔,土地面积较大,且各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会有着较为明显性的差别。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以及开发时期,需要对该地区的特色景观进行深度化的探究,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以及优势,和其当地的居民进行沟通,了解其地区的风俗民情,掌握其地区居民对自身家园未来发展的需求,需要合理的使用这类更为先进化的景观设计观念,使得自然景观的优势以及价值可以更好的展现出来。农业景观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使之形成一套独特的生产链,农民可以围绕这条生产链开发与之对应的产业,使其形成产业一体化并且无缝融入城镇,使其为城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期,需要对农民的思想以及诉求进行探究,以思想和诉求为首要要素,更好地服务农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消耗时间会比较长,并且这项工作十分的艰苦,设计人员需要在农村建设时期遵守各项建设原则,保护好生态环境,站在农民思想意愿的立场上分析相应的建设方式,不断的改正并调整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路军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7. 
[2]方程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讨[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6. 
[3]任永刚,张平.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石碑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7(Z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