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2


有效提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吴 捷 1  莫 均 2 李辉 1

1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2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校

摘要: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中,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途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课堂中提问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策略 思维能力

提问策略,通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出学生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把数学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当中。提问策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更加深入地思考与质疑,进行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来验证问题。构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已有的经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积极互动的双边活动代替了老师单方面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对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与探索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思维会变得活跃,提升探究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产生学习兴趣;二是要在讲解问题时设置悬念和追问,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在每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要求各小组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更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是更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问策略运用到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这样通过学生探究获得知识比直接性接触教材知识印象更深刻,更容易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提问形式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模式间的差异非常大,以往的教学模式主张学生直接性地进入到接受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排斥、厌学的现象。有效提问教学则不然。主要是把问题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课堂知识充分融入到一个一个的问题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探究去解决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和教师之间进行亲密交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

(一)提问形式化严重

受新课改的影响,很多教师不得不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如何提问,怎么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根本没有认真研究,只是在课堂中随意提出一些问题,也不让学生从问题中深入探讨提问的内容,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数学课标的要求,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浪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造成直接影响。

(二)提出问题不具有针对性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提出问题要么过简或过难,要么笼统或抽象,或者指向性不强,不知所云。当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往往得不到学生积极的响应,让学生一头雾水,模棱两可,答非所问。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课堂实效极差,达不到教学目标。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过关

目前部分教师教学,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认为,运用无效的提问只会占用课堂时间,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课堂内容,一味地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因而学生出现打瞌睡和做小动作的现象。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感,丧失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不失为一门艺术。优秀的老师必然拥有良好的提问艺术。在老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刻掌握基础上,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帮助学生能抽丝剥茧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要有代表性

要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明确问题的意义和目的。如课前提问,要创设情境,设置有悬念的能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简要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充满质疑的环境中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确保问题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整个班级形成认真思考的氛围,帮助学生逐一解开疑惑的迷团,达到课堂的学习目标。

(二)要有启发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是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手势或简短的语言来暗示学生,适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明确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何种目的,要达到何种深度、广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就行。同时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还要适时启发学生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这样整堂课变得流畅起来,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生才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由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起,从而迫切地想学习,想明白其原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最大效率地被其接受。

(三)要循序渐进

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提问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讲到重点问题时,往往要利用追问,点拨学生,使学生茅塞顿开。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前充分做好教学设计外,还要备好学生,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学生学习思维的差异性进行问题预设,从而提出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相匹配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根据问题情境,提出情境问题,打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提出有代表问题;探究环节中,设计训练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循序渐进,体现出思维的启发性和逻辑性。应用环节中的问题,一方面要打开数学视野,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问题提出的节奏性也很重要,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时间,让学生探究、思考问题,以此达到更多学生参与的目的。

四、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步骤

有效提问步骤:一是提出有疑问的情境。课程前,教师要明确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何种目的;二是倾听学生的回答。允许学生就观察到问题的答案逐步解开,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让学生通过识别相关的变量来验证他们的假设;三是利用有价值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精准回答。四是获取启发。引导学生简要地陈述他们对问题的解释,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探究策略。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将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科特点进行结合,可以使学生轻松和快乐地学习,是当下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方法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还要热爱和关心学生,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可以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当中积极想象和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2]唐玉华.借助故事,创新课堂——提问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上),2016(07):150.

[3]夏永军,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初探[J].数学教学参考,2011(5)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