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教学策略分析

杨斌

蓝山县第二中学 湖南省永州市 425800

摘要: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题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强的运算能力,那么在考试中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化学是一门条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计算题牵连着许多化学基础理论,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对高中化学计算题的研究归纳以及分析探究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题应答水平。基于此,对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解题思路;高中化学;计算题

引言

化学题是历年理综化学考卷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题型难度较大,不仅涉及到转化率、物质的量及平衡常数等问题,同时也会贯穿着其他知识点,是区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考核手段.因此,良好的解题思路是解决平衡问题的制胜法宝。

一、高中化学计算题的教学策略

(一)归纳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标与化学课本中已然明确的指出高中化学具体的教学范围,总的来说就是化学老师已然充分的了解到自己应该要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然而,却并未说明需要老师怎样的去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或是措施来指引学生学会这部分知识,这就需要化学老师在实践教学期间进行长时间的探究、尝试与实践。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也造就了老师独有的教学风格,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具有的有效性,老师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存在着差距,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生活也是一所大学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所以,老师应该运用好周围的日常生活来指引学生完成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还要进一步的研究课本、了解教材,归纳出课本整体的知识脉络,发挥出老师集体具有的力量做好集体备课,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与重组,和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的化学现象有效结合,让化学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激起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欲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具有的有效性。

(二)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关联

对化学计算题解题能力的考查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测验中占有较大比重,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将“化学方程式”与“主要计算理论”相融合进行教学,以搜寻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然而,如今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化学解题知识点的串联的思考还不足,所以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高中化学解题“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行强化,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对化学计算题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

(三)创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已经在我国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开展高中化学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有重要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比如,可以向学生提问,铜和铁是从哪里获取的?在生活中铜和铁又有什么样的应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深人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四)整体思维法

之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较害怕计算类型的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法准确分析其中相对复杂的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而通过整体思维法的应用,则能够有效解决该类型的试题、所谓的整体思维法,其主要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关注物质变化的整体规律,以促使学生实现迅速解题的效果.例4将15g的Fe与Fe2O3当中溶入150mLH2SO4,并生成了1.68L的H2,这时候,Fe与Fe2O3二者全部反应,在反应的溶液当中添加KSCN,没有看到有颜色变化,想要中和过量H2SO4,而且Fe2+均转变成Fe(OH)2,共反应了3mol·L-1NaOH溶液共200mL,那么,原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A.1.5mol·L-1B.2mol·L-1C.2.5mol·L-1D.3mol·L-1解析本试题并不需要书写较为复杂化的化学方程式,也不需要具体反应过程,只需具备整体思维法,对整体反应状况进行了解,把握物质联系的整体规律,根据SO2-4离子守恒得:n(H2SO4)=n(Na2SO4),而根据Na+的离子守恒得:n(H2SO4)=1/2n(NaOH)=1/2×3mol/L×0.2L=0.3mol,因此,原H2SO4物质量浓度为:c(H2SO4)=0.3mol/0.15L=2mol/L,由此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B.

二、高中化学计算题教学基本思路

1.掌握化学计算题计算的一般思路在探索高中化学计算题应对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清楚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要挑选出恰当的、高效的高中化学计算题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落实“系统性”的教学思想,科学开展化学内容的串联.如在开展关于“水的溶液与电离的酸碱性名的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熟悉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里的主要公式以及电离计算题的类_型,还一定要和与“水的电离与酸碱性”有密切联课系的化学知识以及可能产生的串联性标题开展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例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S性”易与“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知识”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向学生展现两大类知识出现重叠的详细形式,从而帮助迅速寻找化学方程的电离,明确对应的解题对策.例10ml某气态烃在80ml氧气内彻底燃烧后,恢复至原始状态(即1.〇1x105Pa,270T),检测得出气体体积为70ml,请推算出烃的分子式.研究气体原来总体积为90毫升,而发生化学反应后为70毫升,减少了20毫升.余下气体必然是生成的C02与过量的02.由此可使用烃的点燃通式开展相关计算并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掌握审题技巧,强化训练,准确借助计算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卢静.试析高中化学计算题中逆向思维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0):65.

[2]秦昊明.高中化学计算中常见的解题方法分析[J].高考,2019(09):207.

[3]陈正林.高中化学计算题教学策略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9(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