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维保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维保模式探析

张九刚

山东九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城市都在建设轨道交通,使轨道交通作为当地交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从而推动交通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以使空余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维保模式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缓解、城市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均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难题,而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益的途径。但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及安全风险也日渐突显。其中,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了轨道交通众多信息化系统,往往面临较之传统信息化系统更为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要从系统规划、设计、实施、上线、生产、运维到废弃的整个漫长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考虑网络安全问题,要在综合监控系统建设的同时,同步做好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工作。

1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设备维保模式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造成地上交通用地紧张,很多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完善,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要利用之前没有充分利用的空间,比如地下空间。为满足城市人口的出行需要,现阶段需要解决交通拥堵、路上耗时过长等问题,为此需要提升技术,以便更多地开发地下空间。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设备的维护维保,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使工程达到预期效果,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但一些地下工程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升工程质量。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维保模式分析

2.1安全计算环境

在控制中心、车辆段及车站对工业终端及工业终端承载的应用业务、核心数据的防护通过在终端部署工业卫士软件实现,需要在控制中心、车辆段、车站的各类工作站、值班站、服务器上部署工业卫士。工业卫士采用轻量级的软件“白名单”机制,仅允许运行受信任的PE文件,完善相应的加固策略,提升安全级别,有效阻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执行和被利用,实现工控主机从启动、加载、运行等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2.2车辆检修

在对车辆进行专业维修过程中,要将定期维修、状态维修和事后维修三种不同的维修方式进行结合。定期维修要按照规定好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并结合车辆的实际行驶公里进行分析,考虑到地铁运行初期车辆的运行状态和人员素质都处于良好阶段,因此初期的车辆维保应以计划性检修作为主要检修方式。在维修过程中,要采用间隔周期比较短、修理安排比较密集的方式进行检修。此外,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行驶公里进行分析,对于占用工时较多、对车辆运行有严重影响的零件进行多次检修。配件检修可以实施委外检修的方式。而日常的计划性检修,要采用自助维修的方式确定车辆的使用情况。

2.3联锁、区域控制器一体化

既有CBTC信号系统架构下,联锁系统与区域控制器主要分工如下:①所有在线车辆将其位置和状态信息发送给ZC,ZC汇总这些信息后再发送移动授权给列车;②线路资源(如轨道区段和道岔)的管理和分配由CI完成,并通知ZC;③列车位置关系的计算由ZC完成并告知CI,ZC根据CI提供的线路资源分配使用的状态和列车提供的位置为列车计算移动授权。这种设计方案有ZC和CI两个区域控制的核心,存在接口较多、请求/确认机制效率低、ZC故障修复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CI、ZC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其融合成WCC(轨旁控制器)。一体化方案在系统耦合度、接口层级和接口数量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对比一体化前后可看出,CI、ZC融合后减少了信息接口,增强了系统耦合度。对比一体化前后可看出,CI、ZC融合后接口数量明显减少,信息内容重复度降低,系统信息传递更高效。

2.4系统管理规划

①步入城轨网络化运营的城轨通信系统,其规划有别于从无到有的新线建设式的规划,应当在当前形势背景下,总结自身运营需求和运维经验,以集约化、通用化、扁平化、智能化为导向,以网络化思维研究明确各通信子系统的功能定位、技术演进方向和架构;并结合当前系统现状和资金成本,匹配更新改造周期,逐渐通过更新改造将既有线路的各通信子系统完全纳入到符合城轨网络运营背景下通信系统运维的架构中。②城轨通信系统需打破原有单线系统的模式,形成线网级一体化架构,增强顶层平台管理能力,增强终端侧设备通用性,以期实现最大程度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依托覆盖全线网的传输网络实现“云、管、端”的扁平化结构。以全局化、专业化方向培养核心工程师团队,实现对“云、管、端”架构的通信系统运维。③传输、信息、时钟源、光电缆、电源等资源型子系统,宜规范技术标准和规格,限制品牌、型号的种类,并设置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专用无线、专用电话、公务电话、导乘、广播、技防等业务子系统向“云+端”的双层结构发展;对专用无线、专用电话、公务电话等专业化较强的业务子系统,研究确定技术演进方向,实施阶段限制2-3种品牌,以实现跨品牌的核心和终端的互联互通;导乘、广播、技防等集成子系统应考虑结合运维需求开发自有软件,核心侧依托数据中心资源,终端侧使用通用硬件集成。

2.5人员组织优化

随着城轨网络化运营的发展,人员组织应打破原有线路为单位的维护团队模式,人员配置由单线向分层转变;分层建设调度协调团队、专业技术团队、现场保障团队和数据分析团队,形成分层配置、顶层主导的维护人员组织架构。调度协调团队负责依托智能运维平台实时监控全网系统运行状态,协调与横向单位的工作协作,负责调配人员、物资和车辆,监控维护和排故作业,接报和闭环确认故障;专业技术团队可按专业分类组建,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依托本专业系统平台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测和业务配置调整,根据系统状态制定修程修制,负责系统性故障处理,指导和支持现场保障团队开展维护和排故作业;现场保障团队负责终端设备维护、维修,负责通信机房的巡视工作,配合专业技术团队处理系统性故障;数据分析团队依托智能运维平台对各专业子系统的告警、状态和性能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与专业技术团队一起优化故障诊断、处置流程和方案,不断升级智能运维平台算法。

2.6消防设备设施的检修

消防设备设施属于使用频率低但功能强的设备,由于地铁车站大部分是地下建筑,属于地下空间,而且人员密集。虽然消防设备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消防设备设施是具有非常大作用的设备,因此检修过程中要提高对地铁消防设备设施的重视度,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检修中除了要重视消防设备,还要对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等消防系统进行检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消防系统的检测方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而且检修过程还要委托给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从而确保消防系统的安全。

结语

通过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另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念念.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20,27(2):149-150.

[2]田扬.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29):155-156.

[3]应名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