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探析地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谢斌

深圳市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而且地铁的发展也是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其发展状况不仅对城市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存在的城市地铁运行的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很好的稳定性,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依托地铁的系列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的种类繁多且各设备之间具有很紧密的关联性。所以,地铁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种专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要拖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地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设备的维护管理体系以及地铁设备的维护管理方向,希望能够为地铁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设备、维护、管理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地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地铁需要的设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性,这这对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对地铁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才能够提高地铁运行的可靠性,地铁才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营。但是地铁设备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目前地铁运行管理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能够有效的维护管理设备,再就是怎样才能投入更少的成本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也吸收了很多国外轨道交通的经验,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地铁设备的选择和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并能够与国际接轨。

一、地铁设备维护管理的内涵

地铁设备的正常维护和管理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起着非常关键的租用,地铁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的工作,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对于设备的定期清洗、常规检测、关键设备的润滑油涂抹等,另外还包括对于设备各个部件的定期检查等,这些都属于设备维护的范围。除此之外,维修时确保设备能够达到良好工作状态的主要工作,一旦地铁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由专业人员查找故障并采用合理的措施排除故障,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或者更新易损部件,这种情况也属于地铁维护的范畴。

二、地铁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地铁设备维护管理主要采取状态维修的方式,因为采取该种方式不但可以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时间,还能够使用现代化设备的技术发展。通过分析同行业地铁设备维护的主要做法,主要采取巡视检修、按照计划维护管理以及对于突发故障维护三种模式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三种维护管理模式维护的时间周期不同且维护的项目不同,且适用于不同的设备运行情况。这三种维护管理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能够达到共同的目的,实现设备维护效果最优的目标。下面详细分析这三种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一)计划性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计划性维护管理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在地铁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按照指定完善的维护计划进行安排,详细的计划应该包括需要多长时间维护检测哪一个设备的具体部件等,也就是需要做到定期维护维修。这种维护管理模式适用于设备运行比较稳定的时间段,如果在地铁设备老化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地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会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发生设备故障的几率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采用计划性的维护管理,这将不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另外计划性维护管理的关键点是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维护周期,这个维护周期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固定的方法能够确定最合理的维护周期,如果周期确定的长将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如果周期确定的短,将造成资源和人员的浪费,综上分析,计划性维护管理适用于地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某一段时期。

(二)突发性故障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在地铁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发性的系列故障,这些故障是不可提前判断和预估的,对于突发故障采取管理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旦发生突发性的故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维修,这种突发性故障维护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提前有应急预案,这样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另外,为了在设备运行的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突发故障,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此类突发故障的发生。

(三)地铁设备巡视检修模式分析

对于地铁设备的巡视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维护模式,也是很多维护管理人员常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例如,在夜间地铁停运的时候进行常规检查,这样专业的检查人员可以通过检查提前判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这样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故障的发生,但是这只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检修维护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很难检查出一些潜在的重大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很难发现设备结构内部损伤等较大的问题,长期以来这些损伤问题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设备故障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地铁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分析,这三种地铁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各具有优缺点,例如采取计划性维护管理模式具有维护流程比较成熟和稳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等,但是存在不能在整个设备运行周期都使用;突发性故障维护模式具有提高设备寿命的有点,但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等缺点;巡视检修模式具有早发现故障早解决的优点,存在不能及时对故障隐患进行处理的缺点。因此在实际的维护管理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要充分考虑时间和有关计划的安排,不能盲目的使用。否则会出现起不到作用且浪费时间等问题。

三、地铁设备维护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很多地铁设备都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必须停厂进行维修,这样不但浪费资金更浪费时间,因此,在地铁设备维护和管理中出现了预防性维修的新趋势,下面我们对预防性维修进行重点分析。

(一)预防性维修的优势分析

预防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采取提前预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也就是在地铁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损坏的情况会增多,如果在出现损坏问题的时候再进行维修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预防性维修就是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前,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小问题的维修,这样需要的时间和资金相对较少,同时这样还避免了设备运行中发生由于小问题累积形成的大问题,因此采取预防性维修可以增加收益。采取预防性维修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可以使地铁设备一直处理较好的运行状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能够合理配置相关维护维修资源,能够减少设备突发故障等优势。因此预防性维修的方式是一种设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方式,采取预防性维修能够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就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策略完成计划,减少维修成本,促进地铁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

(二)预防性维修的复杂性分析

在实际的设备维护管理中,采取预防性的维修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地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不是从开始就存在的,是在运行一定时间后有可能出现的,预防性维修需要在设备损坏或者出现问题之前检查各种潜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投入较少的人力和财力就可以解决潜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但是很多潜在问题的发现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很专业且有大量工作经验人才进行检测,大问题容易发现小问题发现比较复杂。

四、结束语

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铁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出行方式,而且地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体现,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地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地铁设备维护管理的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护管理模式,提出了预防性维修的维护管理新趋势,这样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崔亮 地铁设备运行维护管理[J] 商品与质量,2016(48).

[2]王波,孙念明.我国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024(003):155,157.

[3]李启俊.南京地铁车辆维修修程分析和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