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要点分析

李通

巴彦淖尔电业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电力需求不断扩大,这极大地促进了配电行业的发展,也对配电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电力企业的基本工作内容,电力配网承担着电力运输的责任。因此,在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要充分把控多方技术要点,灵活处理配网工程体系中的建设性问题,进而优化配网设置,提升电力供给能力。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

引言

当前,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备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改善,电力需求不断加大。电力市场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其开始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来组成智能电网系统,以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并有效改善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使配电网运行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为了高效提升配网电力施工质量,电力企业需要全面剖析相关技术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1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特点

配电系统管理是通过整理和分析大数据,最终得出整个电力系统的资源配置标准,对电网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管与控制。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其注入了新动力,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电网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想要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电网企业需要应用有关技术及时检测、保护并管理电网。电网是一个连续运行的系统,良好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还可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配网电力工程中的问题的影响因素

2.1外力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配电网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开始重视配电网施工的安全性。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单电源的形式,利用架空线路进行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户不重视接线处理,任意摆放导线的现象非常普遍。另外,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安全用电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不利于保持配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导致配电网配电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需求。

2.2过电压因素

在配电网建设初期,电力企业缺少必要的供电设施,很难有效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许多配电网不但运行环境较差,还存在爬距不足的情况,如果供电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运行,则很容易出现绝缘设备损坏现象。在实际电网运行中,一些供电设备长期处于过电压运行状态,加上工频电压效应,导致配电网设备故障率增加。弧光接地过电压是配电网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弧光接地过电压能够产生更高的电压幅值,在正常电压的4倍以上,容易损坏电气设备的绝缘系统。当电流较大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将影响整个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另外,由于绝缘设备老化,原配电网的绝缘强度降低,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2.3闪络放电因素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电网长期运行是出现闪络放电现象的主要原因,且在实际施工中,供电设备表面会出现大量的沉积污染物,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绝缘能力。此外,如果供电设备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则容易被雷电击中,导致供电设备绝缘表面闪络放电。一般来说,污闪类型的特点多种多样,可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也可能同时发生在多个地点。如果配电网发生大量的污闪,将严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污闪发生后,配电网单相接地问题会频繁出现,导致总电压升高,其暂态电压可能比相电压高出约2.5倍。从正常的角度看,如果配电网中的相电压上升,但没有发生故障,电压上升不会破坏绝缘设备,但如果系统运行环境差,则供电设备的绝缘容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导致闪络现象发生。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要点

3.1合理分配电源

在配网电力工程中,电源的合理分配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影响整个电网运行的关键。在进行电源分配时,电力企业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规划好线路,避免出现混杂线路以及混乱交错的电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在建设变电站时,充分考虑距离因素,尽可能缩小电源和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减少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3.2解决过电压及闪络问题

想要有效解决电压问题,电网企业需要结合具体实况,应用科学合理的电路设备,提升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改变原有的供电方式及技术应用手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进而保证配网电力工程项目稳定运行。同时,在配电工作准备时期,还要及时排查和维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关注配网电力抗雷击的能力,可适当增加避雷针,用瓷横担替代针式瓷瓶,以防止雷击,解决过电压问题。此外,通过解决供电线路污染问题,可以有效解决闪络问题,具体而言,需要电力企业将防污罩装载在绝缘子、穿墙套管、刀闸支柱瓷瓶上,并将绝缘热缩管加在母排上,在设备搁置期间,要及时清扫设备,将污染物及时打扫干净,从而确保设备能正常供电。

3.3调整电压等级

技术人员通过简化原本复杂的电压等级,提高配电网的工作效率,可以更好地解决配网工作中技术层面的工程问题。目前,110kV以上的高压输电网通常通过合理的降压装置降到35kV,再送至用户家中,从而实现配电网的合理使用,但因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需求,降压次数也不同,而随着降压次数的增加,使用的设备不断增多,增加了各管理层次的任务量,使电能耗损更大。这种运行程序不但会增加电能消耗,还会影响电能质量和电网正常运行。现阶段,电网企业急需简化和减少电压等级。

3.4解决停电问题

在配网施工过程中,停电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种:夜间停电、临时停电与计划停电。在开展配网维护以及维修工作时,如果工作量不大,工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维护条件下应对夜间停电问题,这种停电方式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停电期间处理维修任务,恢复配网体系。在解决配网系统中的突发性故障时,可能出现突发停电问题,影响配网电力工程的稳定性,需要做好调度申请相关工作。我国综合电力企业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综合停电:第一种,调度所的工作人员结合各个部门的停电申请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各个部门的工作安排能在同一天内进行,同时调度所依据某一个部门的停电申请而通知其他相关部门是否安排工作;第二种,主要针对一个部门的各个班组,由本部门自行调整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统一报停电申请,这种工作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部分地区重复停电现象。

3.5完善制度,健全体系

首先,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管理者时要严格制定招聘标准。其次,培训现有的工程管理者,促使他们全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此期间,还要定期考核,同时记录考核结果,以提升工程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监督机制,发现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及工作体系,可以确保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使用的精确性,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6做好自然事故的安全防护

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期间往往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因为配网本身的运行范围比较广,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极有可能会遭遇雷击,这不仅会影响配网工程的正常施工,还会威胁配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严重的雷击会摧毁电网基础设施,甚至直接引发火灾,为电力企业及火灾发生地的周边居民带来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直接导致整个配电系统瘫痪。因此,在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要做好自然事故的安全防护工作。例如,可以在配网系统中安装防雷装置,完成安装后,要对装置进行测试,了解其引雷效果和电流疏导效果,做好配网经受雷击时的电流疏导工作。再如,配网雷击事故的多发地可以安装绝缘设施,有效防护雷电或火灾,保障设施的灵敏性,使其充分发挥保护配网的作用。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电网建设领域大,许多传统技术仍然无法满足现代建设的需要。因此,在施工技术方面,仍然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进而不断提高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增加电力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艳斌.电力配网工程中施工技术及安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5):95-96.

[2]肉仙姑·吾守.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56.

[3]官龙华.对配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要点控制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