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值班方式改革实践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3

变电站值班 方式改革实践总结

李葳挺

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 广东 肇庆 526060

摘要:随着近年国家的高速发展,用电量激增,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地变大,需要维护的设备量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多数地区在一线员工人数不变,设备技术及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出现了结构性缺员的情况。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通过本巡维中心的变电站值班方式改革结果,提供给大家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结构性缺员;值班方式;改革

引言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内容对时效性的要求极高,需要运行人员能对设备操作及故障处理的及时响应,并且需要符合国家劳动法。常规方式是不区分节假日,全年无休采用上二休四连续工作的倒班方式。

一、旧有值班方式

作者所在巡维中心在2016-2018年总员工为20人,值班人员分三值,每值6人,采取三班轮换的上二休四轮班制,另有站长、副站长两人上行政班。巡维中心下辖管理20个变电站,其中4个220kV变电站,13个110kV变电站,3个35kV变电站。上二休四的值班方式由2006年巡维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但是旧有的上二休四值班方式有其明显的优缺点。

优点:

1、值班人员上下班时间明晰,成熟的交接班机制及管理方式能保证上班人员的工作状态;

2、值班人员统一在巡维中心站待命,夜间及节假日人手充足,相应速度迅速,全时段都能及时进行停送电操作及事故事件处理。

缺点:

  1. 夜间及节假日工作量少,全时段值班造成劳动力闲置时间过长,工时有效利用率低;

  2. 当值人数往往仅有站辖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工作高峰期,人手数量严重不足,需通过安排人员加班补足缺口。

二、工作量量化分析

2016-2018年节假日及非行政工作时间操作量统计如下表:

统计时段

2016

2017

2018

总量

操作票总量

3915

6032

3688

13635

节假日操作量

879

1327

764

2970

工作日行政工时外操作量

625

1051

434

2110

加班操作量合计

1504

2378

1198

5080

加班操作量占比

38.4%

39.4%

32.5%

37.3%

表1 工作量分布时段统计表

假节日及工作日非行政工时占全年总时长的64.3%,工作量却只占总量的37.3%。相对的35.7%的正常工作时长却要完成62.7%的工作量。如果全员采用上二休四的上班模式,节假日及夜间的满员值班存在极大的劳动力浪费。加上本巡维中心员工人数由刚成立时的30人减少为现有的20人,变电站却由原来的13个增加为现有的20个,如果仍采用旧有的值班方式,将存在严重的缺员现象。为了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值班方式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综合考虑,决定将部分24小时值班人员改为上行政班(8时至18时)。

  1. 新值班方式的选择

由于运行工作的特殊性,至少需要保留一组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在不改变原有人员结构的情况下,可选择的值班方式就只剩下两种。

模式一:1×3组人员值班,6组人上行政班。无人加班的情况下,工作时间最多能同时7组人进行操作,非工作时间只有1组人值班。

模式二:2×3组人员值班,3组人上行政班。无人加班的情况下,工作时间最多能同时5组人进行操作,非工作时间有2组人值班。

对2016-2018年的操作量数据进行再次细化整合,分别统计出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所需工作组数情况如表2、表3所示

年份

工作时间所需操作组数量

1

2

3

4

5

6

7

8

总计

2016

36

50

43

36

20

11

1

1

198

2017

35

36

48

50

22

11

9

2

213

2018

48

58

40

24

13

6

4

0

193

总计

119

144

131

110

55

28

13

3

604

占比

19.70%

23.84%

21.69%

18.21%

9.11%

4.64%

2.15%

0.50%


表2 工作时间所需操作组数量统计表

年份

加班时间所需操作组数量

1

2

3

4

5

6

7

总计

2016节假日加班

20

13

14

10

3

4

0

64

2016工作日加班

51

31

12

4

0

1

0

99

2017节假日加班

28

20

14

9

6

2

1

80

2017工作日加班

59

39

22

12

2

0

0

134

2018节假日加班

27

16

11

8

0

1

0

63

2018工作日加班

50

25

6

2

1

0

0

84

总计

235

144

79

45

12

8

1

524

占比

44.85%

27.48%

15.08%

8.59%

2.29%

1.53%

0.19%


表3 加班时间所需操作组数量统计表

根据表2、表3数据分别对模式一、模式二的操作组缺员加权期望值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缺员组数=∑(工作时间所需组数-工作时间上班组数)×工作时间对应占比+∑(加班时间所需组数-值班组数)×加班时间对应占比

旧有方式缺员组数=(8-3)×0.50%+(7-3)×2.15%+(6-3)×4.64%+(5-3)×9.11%+(4-3)×18.21%+(4-3)×8.59%+(5-3)×2.29%+(6-3)×1.53%+(7-3)×0.19%=0.799

模式一缺员组数=(8-7)×0.5%+(2-1)×27.48%+(3-1)×15.08%+(4-1)×8.59%+(5-1)×2.29%+(6-1)×1.53%+(7-1)×0.19%=1.018

模式二缺员组数=(8-5)×0.5%+(7-5)×2.15%+(6-5)×4.64%+(3-2)×15.08%+(4-2)×8.59%+(5-2)×2.29%+(6-2)×1.53%+(7-2)×0.19%=0.566

模式二的值班方式缺员组数更小,无论对比模式一还是对比旧有值班方式,缺员组数加权期望值都更小,因此本巡维中心选择模式二为新的值班方式。

  1. 新值班方式执行一年后总结

本巡维至今采用模式二的新值班方式工作已满一年,期间面对了一个完整年度周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运作情况良好。保留的值班人员继续发挥旧值班方式的优点,调整至行政班的人员则能弥补旧有值班方式的缺点,大大缓解了缺员现象。

在新值班方式运作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差缺补漏,总结执行过程中需注意的其他问题如下:

  1. 由于行政班的上班方式需要部分员工每日在家与中心站之间往返,因此此值班方式仅适用于中心站离城区路程小于1小时的巡维中心;

  2. 由于夜间值班人数的减少,值班长在夜间出动参与工作的几率提高,强烈建议给值班长搭配拥有兼职司机资格的值班员,让值班长即使夜间出去工作,也有更多的机会保持精力,保证其全日的工作状态;

  3. 即使是工作日,也存在忙闲不等的情况,进行了加班工作的人员尽量多给予闲暇工作日的补休安排,以保证大家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