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与批评——探讨表扬和批评的时空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1

表扬与批评——探讨表扬和批评的时空性

吕冬梅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中心小学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关心学生纪律上的细微变化,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需要来自于教师的肯定,能够给学生带来自信,因此,班主任教师平时要注意适时地表扬学生,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动力,使其人格发展健全,学业有所进步。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要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原则,不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另外,表扬与批评也要把握时间和地点,在本文中,我即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心得,与大家探讨表扬与评判的时空性问题。


  1. 表扬与批评的时间总体原则——及时原则

关于表扬与批评的时间性,有一个需要遵循的大原则——及时原则。这条原则的含义是,学生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或者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做出评价与反馈。因为学生在做了值得表扬或者需要批评的事情之后,内心会发生心态上的变化。学生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对自己的良好表现会感到自豪,期待老师的表扬。这时,老师进行及时的表扬有助于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在以后更积极地以这种行为方式去做事;学生犯错误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较紧张,在等待着老师的处理。这时班主任老师如果及时处理,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使“事 态”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如果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不及时处理,拖了很长时间不表态, 不“结案”,学生会甚至会认为班主任无能,没有办法。

  1. 表扬与批评的地点总体原则——公开表扬,公开批评,因事制宜。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当中,表扬是给予学生针对其行为的积极的认可,批评是给予学生针对其行为消极的否认。要想表扬与批评发挥最好的效果,总体需要遵循“公开”的大原则,既在其他学生面前进行表扬与批评。表扬与批评实质上针对的不是学生,而是行为或者做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将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公开进行评价,既更能触动被表扬或者批评的同学,起到针对性的评价效果,也能影响到班级内其他同学,坏的行为不要去效仿,会得到批评;向好的同学看齐,做了好事同样会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更重要的一点是,表扬与批评必须“因事制宜”,即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公开,在何种程度上公开。比如学生的做法涉及学生的隐私;学生的行为会影响同学们对于此同学的看法和评价;孩子比较腼腆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等。这些情况下,班主任一定要仔细斟酌这些影响因素。

  1. 灵活变通,考虑多种因素

表扬与批评因为学生的行为而引起,因为事件而引起;另外表扬与批评针对的对象也不尽相同,班级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故而在实施表扬与批评时,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影响因素。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事情的影响程度,如犯错误的性质、大小,如某个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班主任可以先不立即批评,把事情留到放学后进行深刻的批评,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学生的个人情况,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平时与同学的交往情况,举例来说,比如某个同学比较腼腆,平时不和同学们交往,班主任就可以拿出他一件比较小的事情进行公开表扬,以使同学们注意到他,更多的和他主动交往;班级的实际情况,举例来说,如果班级最近下课追逐打闹的情况特别普遍,班主任就可以针对一件追逐打闹的事件进行公开的、严厉的批评,以起到警醒其他同学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情况多变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需要班主任仔细考量。


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是小学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班主任要善于使用各种语言表示对学生行为进行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