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分层提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尊重差异,分层提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廖元璋

凌云县沙里瑶族乡初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533104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课程,它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起到衔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教师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对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千差万别,就初中这一阶段特殊性而言,采用分层教学的手法可以根据学生层次来进行教学,从而高效有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探究

简单直观地从字面上理解“分层教学”,就是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水平不一样的能力上进行对学生的区别划分,将所有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方法前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比如初中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思考、智力智商、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等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定,来对学生进行划分,从而制定更适合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对课程进行分层次的教学,简单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层次对学生进行讲解。

一、更新教育模式,把分层教学带入到学生中来

如何有效落实分层教学?在教学方法实施时,可以由教师把学生分为简单地三大类,即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或把教师将要对学生成绩提高的不同程度地群体分为要求高、要求中等、低要求三个层次,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群体了解,灵活多变地制定不同教学方针。分层教学的意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们的综合水平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地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三层或多层次的群体并定制不同的教学方案的做法。在不同层次中,层次相同的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的水平是大致一样的,所以共同语言,相似点更多,可以让学生互相扶持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有助于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即是分层教学法在学习中的意义。

二、制定不同方案,针对性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的方案必须要贴合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针对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时,教师了解到这个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极强、大脑思维活跃、逻辑合理智力智商都属于较高类型且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比较好的,那么针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授日常课程知识之下对学生进行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注重培养这类学生的课外拓展,思想创新,在数学题中尽量找一些难度系数在初中阶段较大,更让学生有挑战性的题,来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韧性;综合素质水平处在中层阶段的学生可以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思维性的培养,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让此类学生主要对教学知识进行牢固掌握和基础要求,在针对性教育中要多以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突破点,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提升学习能力;而作为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主要把针对方向导入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理论以及书本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在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

三、加强课堂实践性,从课堂时间和学生层次两个角度落实学习方法

对分层教学法的实践可以具体落实到对课堂时间和学生分为三个或多个层次。上文中对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已经进行细致的分析,现就教材和课堂时间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讨论。课堂时间是教育工作者在时间和经验中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所制定下的,通常在小学到高中一堂课时是40分钟左右,在这40分钟内学生的活跃状态是越来越差的,比如前二十分钟学生通常处于思维最活跃、理解能力最强、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中间十分钟学生开始出现思维疲劳、活跃度下降等状态、最后十分钟由于临近下课学生们又处于逐渐活跃的状态中,但这十分钟通常伴随着学生上课时的开小差、专注力下降、思维行为不跟着教师节奏走的现象。所以针对教学课时分出层次也是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的前五分钟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或给学生布置一个较有难度的数学题,完成数学题的同学分发小小的奖励,可以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或者一个笔记本等,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关注力。在课中同学经过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的思考学习后产生的疲劳可以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声调、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等帮助学生打起精神的方式,来进行后续的学习。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学生思想行为活跃、但是注意力不在课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布置与这堂课有关的习题和话题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增加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自发地互相学习。课时的分层法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并让学生觉得上数学课是有意思的,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是初中教学阶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下也高效地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进行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养成,根据不同层次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营造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氛围,不会因为任何阶段的学生跟不上课程步伐而导致“拖后腿”的现象,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是初中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