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张燕琼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应对策略。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2016年1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20年12月结束本次实验,共计10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在后续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相关风险。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100例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较为常见,之后依次为输液贴撕脱伤、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还有个别患者为其他类型不良事件,在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药液外漏、输液贴撕脱伤、给药错误、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及其他情况人数分别为46人、30人、6人、5人、5人、2人、1人及5人,占比分别为46.00%、30.00%、6.00%、5.00%、5.00%、2.00%、1.00%及5.00%;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当、护患沟通水平低、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患者自身方面因素、医院管理水平低等。结论: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是多样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以此实现规避不良事件出现的目的。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不良事件;跌倒;坠床

前言:护理不良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护理工作计划外的突发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加大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应对不良事件,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相比其他科室,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且反应速度较慢,难以与护理人员保持高效的沟通,这种情况下,护理不良事件出现风险相对较高。新形势下,民众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成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共计100例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100例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实验开始于2016年1月,终止于2020年12月。所选患者年龄上至92岁,年龄最小值为49岁,中间值为(68.9±4.7)岁,纳入标准:实验对象均为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必要条件;伦理委员会审议许可进行本次实验;实验对象均具备配合本次实验开展的各项能力。排除标准: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实验对象中途放弃参与本次实验;实验对象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1]

1.2方法

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在后续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相关风险[2]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2.0工具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n)及t用于指代和检验计数资料,(x±s)及x2用于指代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时,则P<0.05[3]

  1. 结果

2.1所选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情况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100例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较为常见,之后依次为药液外漏、输液贴撕脱伤、给药错误、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还有个别患者为其他类型不良事件,在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药液外漏、输液贴撕脱伤、给药错误、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及其他情况人数分别为46人、30人、6人、5人、5人、2人、1人及5人,占比分别为46.00%、30.00%、6.00%、5.00%、5.00%、2.00%、1.00%及5.00%。详细情况见表1。

1 所选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情况

组别

跌倒或是坠床

压疮

药液外漏

输液贴撕脱伤

给药错误

医嘱遗漏

危急值漏报

其他

人数(n)

46

30

6

5

5

2

1

5

占比(%)

46.00

30.00

6.00

5.00

5.00

2.00

1.00

5.00

2.2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

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当、护患沟通水平低、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患者自身方面因素、医院管理水平低等。

  1. 讨论

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不够全面,不能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护理方案,导致护理方案中存在着一些漏洞,对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且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部分患者年龄较大,沟通表达能力较差,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护理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4]。还有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护理人员并不能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护理工作开展质量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此外,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也会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医院应对这一方面的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共计100例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参与到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应对策略[5]。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跌倒或是坠床的人数为46人,占比为46.00%,压疮的人数为30人,占比为30.00%,药液外漏的人数为6人,占比为6.00%,输液贴撕脱伤的人数为5人,占比为5.00%,给药错误的人数为5人,占比为5.00%,医嘱遗漏的人数为2人,占比为2.00%,危急值漏报的人数为1人,占比为10.00%,其他情况的人数为5人,占比为5.00%。在新形势下,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分析,正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责任意识,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而且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医院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时间进行调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注意张贴宣传海报及指示标志,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防范知识的宣传,规范患者的行为,以此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6]

本次实验表明,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通过调整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安排、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等方式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开展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潘艳琴. 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8):95-96.

[2]游莉,吴焰,涂宗灵,尹一鸿.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7):156+167.

[3]王爱英. 心血管疾病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4):122.

[4]田亚茹,马霞,张秀芹. 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对策探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4):85-86.

[5]郑修婷.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6):21-22.

[6]范亚平,田楠楠.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