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有哪些因素

/ 2

影响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有哪些因素

李必容

江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宜宾 644200


疫苗是一种源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并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经由人工减毒灭火之后被注入人体内,激活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预防相应疾病的效果。疫苗的主要作用机理就是使免疫系统针对注射入体内的病原菌产生保护物质,譬如抗体,而当自机体再次接触这种病原菌时,则会激发此前的免疫机制记忆,快速产生抗体来阻止身体受到外界病菌伤害。然而疫苗注射之后,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之下会出现抗体无法产生或产生抗体滴度较低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了最终免疫效果,本篇文章即针对于此展开探讨。

1疾病对于免疫效果的影响

人体的保卫系统和免疫细胞只有在健康状态下才能够准确识别外来伤害性物质,并激发出相对应的保护物质,保护身体。当抗原物质进入到机体之后,抗原递呈细胞会对其完成一系列的识别、捕获、加工、呈递过程。当抗原特异性淋巴T细胞与B细胞开始识别抗原,即意味着机体细胞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免疫应答状态。但如果人们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注射疫苗,机体自身存在病毒性疾病或正在感染疾病,则会使处于识别系统紊乱的机体无法调动起免疫应答功能,此外,病毒在侵入机体之后还会对于宿主组织、器官造成一定损伤,导致机体患病,容易出现继发性的感染问题。患病期间,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会受到干扰,自身免疫机能下降,更容易使病毒和细菌趁此机会引起组织器官的病变。所以为了保障疫苗注射疗效,在接种疫苗之前,护士一般都会询问接种者相关信息,咨询患者是否有感冒或发热问题,要求患者在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除此之外,某些疫苗存在禁忌人群,医护人员也需要针对于此种情况展开详细询问,判断患者是否属于禁忌范围之内,否则可能会在接种之后不仅起不到相应的预防效果,还有可能会对于患者健康造成伤害。

2疫苗质量以及接种操作对于免疫效果的影响

疫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医疗生物制剂,不同的疫苗种类和成分需要满足不同的保存条件和使用规范,接种时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有效使用日期。疫苗的保存环境是相对严格的,不当的保存环境有可能会使疫苗发生质变,失去生理活性,无法发挥疫苗注射效果。在接种之前,医护人员将疫苗从贮存场所取出之后,第一时间应该从颜色、性状等外观方面判断疫苗是否出现了质量变化,如若没有异常,进一步检查疫苗是否属于有效使用日期内,然后执行接种操作。

疫苗接种操作过程和使用到的医疗仪器设备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确保所使用到的注射物品均经过了彻底消毒并处于无菌状态,接种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尽量避免在注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以及医疗仪器质量不合格而引发感染问题。接种操作结束之后将使用到的物品进行简单消毒之后,放到指定回收场所,一次性使用物品切记不可再次重新使用,应及时收拾完毕之后丢弃到相对应场所。

质量不达标的疫苗显然不能刺激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发挥疫苗的预防接种作用,而若是患者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感染,也会对于抗体的产生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疫苗可能需要分批使用,第二次接种需要在开瓶之后一定时间内完成,如果超出此时间允许范围,则应及时丢弃,不可强制注射。

3疫苗之间的干扰对于免疫效果的影响

如果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之下,患者需要同时注射多种疫苗,或之前的疫苗注射还未完成,就需要重新注射新种类的疫苗,两种及以上的疫苗在患者体内往往会由于相互干扰而影响到抗体生成效果。不同种类的疫苗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即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是相同或者是相反的,在患者的机体内部出现了竞争作用;另一种情况即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之后产生了相应的干扰素,从而影响到了另一种病毒的复制过程,但如若注射的是经过特殊加工工艺产生的二联活疫苗,则会极大缓解此种现象。

4免疫接种次数和时间对于免疫效果的影响

考虑到不同疫苗有其相对应的注射要求,某些疫苗可一次性完成注射,而某些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对于每一次疫苗注射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提出了要求的。需要多次注射的疫苗,往往是借助了第2次的注射以及第3次的注射加强体内的免疫效果,从研究来看,再次应答比初次应答的效果要高出千倍,并且能够大大延长免疫效果的持续时间,记忆性免疫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过程中才会得到诱导,出现增殖分化过程。临床所规定的每一次疫苗接种时间是根据人体免疫系统作用规律而定的,如若由于患者个人原因出现了免疫时间错乱或缺失注射次数的情况,则势必会对于免疫接种效果造成影响。如若未在规定的接种时间内完成接种,则会对于免疫强度造成影响,无法在免疫峰值最强时起到加强免疫效果,而且缺少接种次数造成的影响效果则更大。除此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到不同免疫途径会对于免疫效果造成的影响。

60331658d3f2e_html_be4850f206f0d9f5.png

5注射期间药物服用对于免疫效果的影响

在接受注射操作之前,护理人员应该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服用史,判断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当中是否有与疫苗相互冲突的成分,以避免药物作用过程中削减免疫效果,或消除免疫作用。在注射过程中或注射之后也需要针对特定疫苗注射期间相关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确切告知患者禁忌药物,或给患者提供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在今后药物服用过程中出现疑虑时可以及时咨询。某些患者近期服用了会明显影响到效果的药物成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停药一段时间之后再接受疫苗接种,以保证抗体生成效果。

6接种完疫苗之后的日常护理对于免疫效果形成的影响

由于日常护理不当对于免疫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身上。儿童接种之后,部分家长有可能会因为照顾不当而导致儿童出现感冒、发热的问题,这些疾病都会对于儿童的接种效果造成影响,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出现了一些轻度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家长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措施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症状加重,或未能够及时缓解,从而造成了影响。家长应该要及时了解一些正确的护理措施和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方法,或直接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尽量细心照顾孩子,不要让其在接种期间感冒、发烧或出现其他疾病。

总而言之,疫苗接种主要利用了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相对应的抗体,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应该要合理分析这些可能会对于抗体生成过程造成影响的因素,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将影响因素降至最低,保障接种者能够在疫苗接种之后获得应有的接种预防效果,提高全社会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