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蒋晓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二病区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54

【摘要】目的: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比较和分析,在进行相关诊断的同时做好治疗工作。方法:通过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随后比较治疗方法和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做好相关质量比较。结果: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效果比较,其中治疗前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39.79±3.57、 76.09±6.58、 30.24±3.56,治疗后患者的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27.43±3.89、63.54±4.24、 35.02±2.46。结论: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患者情况相比之前明显改善,血氧分压等明显调整。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呼吸内科;临床研究

间质肺疾病作为当前的常见疾病之一,受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的影响,临床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表现为气促[1]。目前经研究表明,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延缓病情,在目前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4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给予抗凝、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效果相对较好,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随后比较治疗方法和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诊断,均确诊为间质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年龄值介于42-65岁间,其中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等情况。在进行实验前,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准入标准:第一,无碘过敏史。第二,心肺功能齐全。第三,无哮喘病史。

1.2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对于部分较为疼痛的患者,给予休克、舒张血管等进行对症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查验。

第一,心理护理。首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处于焦虑状态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共同点,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科室的患者其病情较为严重,进而患者会滋生出严重的消极心理,并直接影响其实际治疗效果[2]。此时,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采用手势、肢体工作等将自身想法进行表达,护理人员通过患者的动作猜想其表达含义,并通过眼神的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做到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转变。

第二,呼吸护理[2]。通过对患者进行呼吸护理的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提高患者的呼吸效果,改善其缺氧情况,主要方法是让患者采取坐卧式体位,首先进行腹部收紧,随后由鼻子进行呼吸,对患者呼吸频率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第三,氧疗护理。对于间质性肺疾病来说,其临床表现为缺氧,进行持续给氧,并且向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其为患者进行吸氧的目的,以及一些注意事项[3]。通过对患者进行呼吸频率、节律的监测,了解患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状态。可给与患者进行兴奋剂的呼吸,严密观察患者出现的一些副作用,例如某些患者可能会发生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观察使用无创呼吸机后的相关并发症,如:腹胀、面部损伤等。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第四,消除患者顾虑的前提下,在保持患者皮肤干燥的情况下防止出现损伤[3]。叮嘱患者每日进行泡脚,对于口腔卫生进行关注,同时在进食后应进行漱口。对于患者饮食方面应对其饮食速度进行控制,同时清淡和一些低盐食物进行配合使用,确保患者能够排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间质肺疾病患者的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等,进行治疗前后效果比较。

2.结果

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效果比较,其中治疗前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39.79±3.57、 76.09±6.58、 30.24±3.56,治疗后患者的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27.43±3.89、63.54±4.24、 35.02±2.46。

表1.一般组和观察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时间

血氧分压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治疗前

39.79±3.57

76.09±6.58

30.24±3.56

治疗后

27.43±3.89

63.54±4.24

35.02±2.46

3.讨论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在身体机能以及免疫力不断衰退的同时,一些废气不能排出从而出现身体淤积经常会引发肺部感染的情况。患者由于体质弱、免疫力低,其在患慢阻肺后容易并发肺内其它菌体的感染,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由于并发感染涉及的问题较多,一旦患病就会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对于间质肺患者来说,其早期无较大症状,在运动时出现气短[4]。在间质肺患者疾病不断加重的同时,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除此之外,临床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大部分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并出现腹胀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肺康复患者来说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肺康复护理来说能够改善不良情况,在制定个性化项目的同时患者的肺功能及耐受量明显恢复。在进行治疗后,结合患者生命体征比较,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效果比较,其中治疗前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39.79±3.57、 76.09±6.58、 30.24±3.56,治疗后患者的血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27.43±3.89、63.54±4.24、 35.02±2.46,治疗后患者相比之前明显恢复。

参考文献

[1]谢卫英.肺康复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名医,2020(03):132+134.

[2]张琴,刘秀.肺康复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3):143.

[3]岳菊三.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0):93.

[4]袁媛.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