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黄涛 张佳佳 张彩云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分析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60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病毒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差异,并统计观察组患者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并与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观察组60例患者中大三阳检出率为55.0%(33/60),小三阳检出率为40.0%(24/60),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学检查在乙肝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学检验;乙型肝炎;临床诊断


乙肝是目前我国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生率。乙肝主要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肝炎,可导致肝脏出现器官改变以及功能损伤,持续进展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目前该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防控该病传播的重要措施[2]。病毒学检查是目前临床筛查乙肝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针对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60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为(32.5±5.8)岁;病程为1~3年,平均为(1.2±0.5)年;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并选取同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54岁,平均为(33.1±5.4)岁,体检者在健康体检中均未发现有肝病。

1.2方法

两组在清晨空腹采集4mL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使用PCR法进行检验,主要检查项目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差异,并统计观察组患者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并与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对照分析。HBsAg阳性标准为≥0.5ng/mL、HBsAb阳性标准为>10MIU/mL、HBeAg阳性标准为>0.5PEIU/mL、HBeAb阳性标准为>0.2PEIU/mL、HBcAb阳性标准为>0.9PEIU/mL。大三阳为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小三阳为HBsAg、HBsAb、HBeAb均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述,两组均数计量值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表述,两组计数值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乙肝五项阳性率差异

观察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乙肝五项阳性率差异

组别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观察组(n=60)

53(88.3)

12(20.0)

28(46.7)

36(60.0)

45(75.0)

对照组(n=60)

17(28.3)

4(6.7)

9(15.0)

14(23.3)

19(31.7)

X2

5.463

5.385

5.527

5.632

5.405

P值

0.044

0.043

0.045

0.046

0.044


2.2观察组患者病毒学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差异

观察组60例患者中大三阳检出率为55.0%(33/60),小三阳检出率为40.0%(24/60),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病毒学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差异

组别

大三阳

小三阳

病毒学检查

33(55.0)

24(40.0)

病理检查

34(56.7)

25(41.7)

X2

1.210

0.185

P值

0.110

0.109



3.讨论

乙肝病毒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如何防控乙肝的传播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乙肝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3]。目前尽早诊断和治疗是改善乙肝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乙肝病毒学检查主要检查项目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其中HBsAg阳性带包患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HBsAb阳性则代表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抗体,其对于乙肝病毒有着一定的抑制能力,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体内复制;HBe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该指标水平升高代表病毒复制速率越高,反映了患者的传染性;HBeAb阳性则代表病毒复制停止,传染性较低;HBcAb阳性则代表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已经痊愈[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由此可见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乙肝五项阳性率明显更高,因此通过病毒性检查能够有效筛查乙肝患者,从而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综合乙肝五项指标对乙肝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5]。大三阳是指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此类患者的传染性较强,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小三阳则是指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此类患者病毒复制水平相对较高。观察组60例患者中大三阳检出率为55.0%(33/60),小三阳检出率为40.0%(24/60),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病毒学检查在乙肝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乙肝作为我国高发的传染病,若不及早治疗容易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且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因此主要是通过尽早诊断和治疗来预防该病的进一步传播;本次研究指出病毒学检查在乙肝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媛,陈骥,王亚莉.HBeAg 阴性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 HBV-DNA 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1):81-83.

[2]朱彤,王兵.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8):1151-1154.

[3]周怡,蒋靓,王凯, 等.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学模式及其相关特征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7,30(2):86-89.

[4]赫英飞,佟炳达,张晓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01-202.

[5]周萍,王聪,王晓琴, 等.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7):1350-1352,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