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侯丽君 方娟 张彩云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  重点了解分析急诊护理干预的措施应用之下对于心肺复苏的方式操作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预后康复效果,切实提升总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量是70例,按照实验的要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主要是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后者则应用的是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各项数据均由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实验对比使用。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心肺复苏患者之下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和康复质量水平得到提升,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心理状态;血气指标;预后康复;质量影响

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总计70例进行本次实验,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再进行必要干预措施实施后,检测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然后得到护理工作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是7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情况如下:观察组平均年龄(40.68±3.69)岁,共35例,男30例,女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0.95±3.72)岁,共35例,男28例,女7例。经过入院前的综合对比分析,发现患者资料没有具体的差异,能够作为实验对比使用。

1.2  方法

观察组(急诊护理干预):①根据治疗的要求对于患者实施全面性的心电监护,然后开展脑部复苏工作,在落实各项心肺复苏工作后,在患者的额头、颈部等处进行湿毛巾的湿敷处理,同时进行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保持其处于18℃至20℃之间,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在入院时间内存在有脑部再度灌注损伤的情况;要实施患者必要的心电监护措施,要加大力度进行病房内巡视和检查,将监视结果作为病房内治疗的依据,能够保证护理作业方式有序进行。②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通过必要的急诊合理措施的使用,能够实现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使得各项护理措施有序开展和进行。③加强气道护理:根据医疗中的无菌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保证气道护理的顺利进行,插管的临近位置上需要使用胶带进行固定,然后要做好定期更换处理,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气囊的方式来进行使用,保证气管为湿化的状态中,能够在吸痰前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吸氧处理。对照组患者主要是进行血压、心率等方面的体征检查,要随时进行患者身体情况的观察,通过常规护理方式来作业,保证患者有较长的休息时间,呼吸也能够达到正常性的要求,同时体温处于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急症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该实验产生的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康复预后质量

  经过实验之后的数据分析,和对照组的患者具体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的患者下降是最为明显的,并且各项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别。

601913f59523a_html_34a653569debc3cf.png

2.2  血气指标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下降的幅度更大,同时其各项数据都有统计学意义,能够作为本次实验结论使用。

601913f59523a_html_678e1126273f8afe.png

2.3  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是比较明显的,具备统计学差别。


3   讨论

心肺复苏为当前的医院急救中比较常见的操作方法,对于患者的脑部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措施处理以抢救患者的脑部,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脑部缺氧坏死的情况。临床的治疗中在进行危重患者的质量之下,可以通过心肺复苏的方式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能够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并且在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之后可以更好的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求[3]。两个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前,因为患者会对于复苏的情况有比较大担忧,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观察组护理人员能够主动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加强沟通与交流,避免患者有过多的负面情绪,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性,能够展开相应的疏导和管理,可以防止存在护患纠纷等方面的问题,让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4]。

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介绍类似病情的成功案例,能够树立患者治疗的信息;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患者比较喜欢的音乐,能够让患者的情绪不会过于激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心理负面情绪的消除,以更好的调整心态积极的参与到治疗工作中。经过本次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观察组在进行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可以使得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的活动中,从而可以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的快速恢复。

心肺复苏患者在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之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让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能够有效的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绪,积极主动参与到医护人员的治疗中。在本次实验开始前,对于患者的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采取任何的护理和治疗的措施,患者的病情会发生严重的变化,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各项指标都比较差。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湿毛巾来进行患者的颈部、额头等方面的湿敷处理,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处于舒适的范围内,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脑部代谢,能够避免给大脑产生损伤的情况,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各项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护理工作,要有序的组织进行病房内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存在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解决和处理,能够保证患者身体指标的改善。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气道护理工作,在操作中必须要落实无菌的操作环境和方法,能够通过使用胶带来实施插管的固定处理,能够避免患者咬扁导管,能够避免出现严重昏迷的情况;对于胶带要定时进行更换,尽量的选择使用低压气囊来进行,同时能够预防患者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出现,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也就能够消除神经功能不足的情况,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质量水平的提升,为身体健康的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患者在进入到医院急诊治疗中,实现心理血气指标与预后质量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观察组的综合处理效果比较好,可以提升护理总体水平,满足当前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和使用,以更好的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患者生命健康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明.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218-220.

[2] 王玺,王万东.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16).109-110.

[3] 王莉雪,孙冰,赵娟.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4).164-165.

[4] 郑琳.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2).139-140.

[5] 许洪玉.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9,(4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