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价值研究

赵丽花 陈文志通讯作者 吴锦华 徐景仁 徐晓明 谭鸿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30名于2019年7月到2020年11月超声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分组,各15名,对照组施以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施以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及实习生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

深静脉血栓是诸多疾病厂家你的一种并发症,对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损伤,临床中主要使用超声检测方式对该症状进行诊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1]。然而对于实习生而言,由于其缺少实践操作机会与能力,因而无法有效的掌握超声检测诊断方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教学[2]。目前诸多医院在积极实施 多元化教学模式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本文将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30名于2019年7月到2020年11月超声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女各9名与6名,年龄的平均值为(23.1±0.9)岁;试验组中男女各10名与5名,年龄的平均值为(23.5±1.1)岁。两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均在超声科实习,且均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的实习生。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即由带教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关于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每周进行1次实践教学。

试验组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1)问题导向教学法。带教教师可结合常见与特殊的病例,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例如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特点、如何解读超声诊断报告等,之后由学生自行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并且带教教师还可对实习生关于深静脉血栓超声检测方式进行指导与启发,以加强是写生的思考能力,每周组织1次共同教学,由学生解答问题、分享经验,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分析总结。(2)案例式教学。带教教师可提前准备好近年来本科室出现的典型案例,为实习生全面有效的讲解超声检测图像中的内容,使其明确超声学术语与诊断方式。并且在获得现有住院患者的同意与允许后,由带教教师为其展示实际案例的诊断图像,为其全面讲解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由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进行1对1指导,每周进行1次教学。(3)联合多媒体方法教学。每周由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进行1次多媒体教学课堂,可为学生播放幻灯片或展示图片,以便能够充分的为实习生讲解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对典型病例检查经验进行总结,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实习生的掌握水平;在讲解过后鼓励实习生进行课堂讨论,以便能够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与心得。(4)实践操作:在采取上述理论教学的同时,带教教师还需要为实习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尽可能的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安排实习生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全程均有带教教师进行监督,以便能够及时为其讲解与指导,并纠正错误之处,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是写生的实践能力。

1.5观察指标

①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由带教教师联合科室负责人共同制定试卷,采用笔答与临床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测试,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掌握能力越高。

②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情况。按照科室自制问卷进行评估,两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实习生的接受能力与满意度越高。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收集后录入Epidata,选择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6018ff43b9bfb_html_feff3e601b3cf61d.gif +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检验与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分)

组别

理论

实践

对照组(n=15)

80.26±3.21

76.59±2.06

试验组(n=15)

93.57±4.71

89.67±4.12

t

12.790

15.553

P

0.000

0.000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

试验组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教学方法

教学满意度

对照组(n=15)

32.16±2.34

32.47±1.74

试验组(n=15)

48.51±1.25

47.28±1.98

t

33.756

30.774

P

0.000

0.000

3.讨论

超声对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超声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因此为提升实习生的掌握能力,则需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因缺少教学条件与经验,以往带教教师仅能够使用常规的的教学模式,然而通过对实习生进行考察后可知,其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均较低,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4],需要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目前带教教师多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带教教师能够结合实习生的实际特点,并将病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联合,不仅能够为实习生全面讲解关于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5]。除此之外,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规范化教学,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良好的控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提高实习生学习主动性,最终使其综合素质获得显著提升[6]。提供结果可知,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此种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教学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提升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同时还能够提升实习生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满意度评分,可作为首选的教学模式,但依然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以便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使其能够更加良好的适应日后的超声诊断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丽,毛文军,白娥,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科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2):216-219. 

[2]徐娟,黄晓东,李晓璇.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全科超声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2):11-12.

[3]孙芳,王娜娜.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2):20-22. 

[4]常莹,杨敬春,王萍,马佳,杜岚.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教学应用[J].中国病案,2020,21(04):86-88.

[5]杭珏.探索研究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方式[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5):132-134.

[6]李艳红,刘丽云,穆玉明.探讨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008):110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