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乙肝患者家属照护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4

探讨乙肝患者家属照护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陈之冰 1 蓝红霞* 陈军 2 蒙双 1 李思思 1 董礼 1 刘恒 1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01

南通锦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 乙肝患者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就业、生活、学习等带来的多重压力[1]。广西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高发地区,南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帮助患者缓解心理方面的困扰,促进疾病康复。方法 于2019年-2020年,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乙肝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通过SPSS20.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其中乙肝患者79例,患者家属51例。结论 影响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况和人际交往三方面,进而从此三方面向家属提出有效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乙肝患者、家属照护、生活质量、心理因素

Abstract

Keywords:Aim Hepatitis B patients are a special vulnerable group in the society, they face the multipl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life and study[1]. Guangxi is a high incid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disease, Nanning City has a certain re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help patients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disease. Methods From 2019 to 2020,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ree Grade 3A hospitals in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by SPSS20.0. Results 132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recovered There were 13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79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51 family members.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include sleep quality, emotional condi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to their families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epatitis B patients、family care、quality of life、psychological factors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CHB)传播途径较多,基于目前的医疗水平,大多数乙肝患者都无法完全治愈,只能用药物控制[2]。所以,除药物控制外,对患者的心理照护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项目通过问卷法展开调研,收集数据并从心理角度分析探讨患者在睡眠质量、情绪状况以及人际交往三方面所受的影响,并分别对患者家属提出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及其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项目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乙肝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三所医院分别位于良庆区、青秀区以及兴宁区。

乙肝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6岁;②慢性乙肝患者;③有近亲属照护;④因年老而无法独立填写问卷者。排除标准:①慢性乙肝携带者;②生活已无法自理的高龄老人;③对研究有排斥,不愿透露隐私者。乙肝患者家属纳入标准:①与患者为近亲属;②年龄≥16岁,具备照护患者生活起居的能力。排除因素:①不参与就医用药、饮食、生活起居等照护的;②对研究有排斥,不愿透露隐私者。本研究共收集130例数据,有79位乙肝患者与51位患者家属自愿参加。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及过程

调查的方式包括问卷法、文献查阅法和访谈法三种,制作相关问卷,并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线上在南宁社区的贴吧等发放电子问卷进行数据回收,线下通过将问卷留置于医院经护士给住院患者发放填写,并对住院及前来就诊的乙肝患者或其陪同家属进行现场访谈。

1.2.2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回收的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为98.48%,其中调查的乙肝患者有79例,患者家属有51例,所有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1:患者的基本情况

项目

分类

构成比(%)

性别

48


52

年龄

16-25岁

4


26-45岁

26


46-55岁

33


56-65岁

28


65岁以上

9


职业情况




主要的照护家属




受教育水平




照护满意度评分


以脑力劳动为主

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已退休(或不就业状态)

学生(未就业状态)

配偶

父母

子女

其他亲属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60分以下

61-70分

71-80分

81分以上

22

39

36

3

43

12

18

27

15

23

31

31

1

13

22

64

2:患者家属的基本情况

项目

分类

构成比(%)

性别

41


59

年龄

16-25岁

20


26-45岁

54


46-55岁

14


56-65岁

10


65岁以上

2


职业情况




受教育水平




照护满意度评分


以脑力劳动为主

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已退休(或不就业状态)

学生(未就业状态)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60分以下

61-70分

71-80分

81分以上

39

49

8

4

12

20

32

36

4

34

39

23


2.2问题设计

问卷分为乙肝患者自填及乙肝患者照护家属所填的两份,问卷中除调查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受教育情况等基本信息外,更多地涉及了探究患者心理受睡眠质量、情绪状况、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较为详细地从心理层面了解受访者情况。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患者睡眠质量对心理的影响及心理照护措施

3.1.1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乙肝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时间少四个方面,给患者睡眠质量带来的影响占比都在60-80%之间。且乙肝患者病情容易反复,预后也较差,在社交及家庭环境中的小心防范也容易造成患者自卑的心理及负罪感,疾病和外界共同作用会导致生理节律紊乱,疾病恶化与睡眠问题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因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其心理负担,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3:睡眠质量的影响方面

情况

入睡困难

易醒

多梦

睡眠时间少

占比(%)

61

73

78

63


3.1.2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家属照护

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引导,让其通过自主地叙述糟糕的经历或受到的打击等,来适当地宣泄积压的负面情绪,释放精神压力,从而在心理层面消除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生活习惯上,形成固定的睡眠时间,营造偏低温和暗度适宜的舒适睡眠环境,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

3.2患者情绪状况对心理的影响及相应的照护措施

3.2.1分析影响患者情绪的因素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家属的照护评分以70作为分界线,对家属的照护评分≤70的患者情绪变坏更明显,而评分>70的患者,情绪较能保持稳定,评分与情绪分为两个阶段,≤70呈正相关,即患者情绪会易怒易激动和喜怒无常,>70的呈负相关,即患者情绪较平静和不受影响。由此可见,家属的照护能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4: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其对家属的照护评分频率

项目

评分(分)

无影响

较平静

易怒易激动

喜怒无常

≤60(不满意)

1

0

1

1

61-70(较满意)

10

3

8

9

71-80(满意)

16

8

13

15

≥81(很满意)

40

30

39

37



5: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与其对家属的照护评分关系

情绪变化(r)

评分(分)

有影响(易怒易激动、喜怒无常)

≤60(不满意)

0.101

61-70(较满意)

0.263

71-80(满意)

-1.53

≥81(很满意)

-0.15

大量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经常出现负性情绪或心理,如焦虑、抑郁、消极悲观时,人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处于亢奋状态,不利于肝病的康复,而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预后[3]。负性情绪和心理过多时,也容易波及家庭和社交,家庭关系和社交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因此在缓和平复患者的负面情绪这一环节,有针对性的家属照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从回收数据上看,家属对患者的照护大部分停留在仅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上,在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方面做得不够,主动学习照护方式和改进照护方法的意识不够强,学习条件也不够充足。

6:患病后的情绪变化情况

项目

无影响

较平静

易怒易激动

喜怒无常

占比(%)

30

16

26

28

3.2.2改善患者情绪状况的照护措施

性格内向、自卑以及对刺激忍耐力弱的患者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社会、家庭、朋友的支持也十分重要[4]。在家庭中,家属对乙型肝炎预防及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照护乙肝患者极为重要,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科普和教育对缓解情绪焦虑是有益的。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强患者的自我认同感,也有助于削减患者的负面情绪。

3.3患者人际交往对心理的影响及相应的护治措施

3.3.1影响患者人际交往的因素

调查中发现患者人际交往的意愿更大程度的受患者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对患者患病后的态度影响,因此我们对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和他们对患者的患病态度进行分析研究。

7:患者家属的受教育情况

项目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占比(%)

12

20

32

36

8: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和担心忧虑程度的关系

项目

皮尔逊指数

Sig值

大学及以上学历

-0.283

0.001

初中学历

0.186

0.034

经分析的数据显示,家属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担心忧虑的程度越低,在大学及以上的家属,他们的担心忧虑程度与其受教育水平是呈反比的,双侧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r=-0.283,P=0.001),这说明他们对患者患病的态度更为乐观积极,而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的家属,其担心忧虑程度与其受教育水平呈正比,双侧检验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r=0.186,P=0.034),他们对乙肝疾病及患者的患病情况表现得更为忧虑和慌张。

3.3.2加强患者人际交往的家属照护



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家属受教育水平中小学学历占比12%,初中占比为20%,高中占比32%,大学占比36%,其文化水平分层明显。因此家属需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对乙肝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帮助乙肝患者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合理用药、定期体检、休息与饮食指导,及时发现患者心理负担并协助其消解,对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积极治疗,跨越心理障碍,抗击疾病;(2)帮助乙肝患者走出封闭区,亲近社会:鼓励患者走出家门,保持与身边亲友的良好沟通,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时通过倾诉或转移注意力来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对病情关心但不过分紧张焦虑,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4.结论

本研究项目通过对广西南宁乙肝患者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患者心理方面和家属照护方面了解影响其疾病恢复的原因,提出重点增强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照护意识、提升家属的心理照护能力的建议,从而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除心理因素之外,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些其他因素:如社会对乙肝疾病的歧视现象仍有存在,对于工作岗位的提供、交友的选择,乙肝患者和家属的相处融洽程度等均会影响乙肝患者康复进程。本研究项目有待在今后进行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国晶,孟祥杰.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总体幸福感指数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3,25(12):666-668.

  2. 林雪红,张素华,崔玉花.首次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家属疾病健康知识调查[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06):99-100.

  3. 林斐.乙肝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256.

  4. 方康,戚丽,李丹彤等.乙肝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第19卷(8):80-81.


作者简介:陈之冰(2000年9月),汉族,女,江苏南通,在读本科,就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通信作者:蓝红霞,汉族,女。

作者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明秀校区

邮编:530001

电话:19983289961


陈军,汉,男,副主任药师,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