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门诊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规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心内科门诊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规律

顾冬林

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 江苏省 苏州市 215000

摘要:目的:对心脏病门诊躯体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规矩进行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某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181例。选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常识问卷、SCL-90量表和结构化确诊访谈对SSD组和非SSD组的成果进行分析。成果:181人中51人(28.2%)被确诊为SS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症状继续时间、曩昔一年的就诊次数、曩昔一年是否接受过医治、曩昔一年的医治满足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果显示,SSD组的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灵敏、抑郁、焦虑、偏执、能量病等因子(饮食、睡眠)均高于非SSD组(P<0.05,P<0.01)。定论:归纳性医院心内科SSD的确诊率与消化内科、中医科相一致,女性多于男性,社会支持利用率低,症状继续时间长,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关键词:心内科门诊;躯体症状阻碍患者;临床特点;规矩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归纳医院心内科门诊2019年1-12月的候诊患者。当选标准:(1)年纪≥18岁;(2)因自身原因就医;(3)杰出的读写能力;(4)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面规范:(1)为他人就医;(2)只吃药;(3)交流困难、语言障碍、读写障碍;(4)认知障碍、脑器质性疾病;(5)严重的能量疾病;(6)强烈的自杀倾向。在心内科门诊,研究人员不断询问符合当选标准的患者,并接受邀请。自编人口学常识问卷、健康状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和结构化确诊访谈,全程不了解被调查者的确诊状况。共包含181名受访者。该方案已取得医疗机构医学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结构化确诊访谈

由训练有素的医师和精神病医师对181名受访者进行了结构化确诊访谈。依据dsm-5临床检查研讨会版(scid-50-rv)的SSD确诊模块,进行SSD确诊。

1.2.2自编《人口统计学常识调查表》和《医疗状况调查表》

一般人口学资料来源于自编的《人口常识量》,内容包含性别、年纪、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高中、大专及以上)、家庭年收入(<30000元、30000-60000元,>60000元)、婚姻状况(未婚、已婚/再婚、离婚/丧偶)、当时生活状况(是否茕居)、对家庭照料的感触(非常照料、比较照料、一般照料、无照料)。选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医治状况,包含主诉症状(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症状继续时间(>2年、1-2年、<1年)、曩昔一年的就诊次数(>20次、10-20次、<10次,仅服药)且无症状体检),是否在曩昔一年接受过医治,且对曩昔一年的医治满足(0-5分),得分越高,满足度越高。

1.2.3SCL-90

SCL-90共有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症、人际关系灵敏、恐惧、敌对、偏执、精力病和其他(饮食和睡眠)项目。选择0-4分的5级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越差。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选用χ2查验或秩和查验,计量资料选用t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结果

2.1SSD检出率

181例受访者有51例(28.2%)被确诊为SSD。

2.2人口学材料

SSD组与非SSD组各项人口学材料比照,在性别、年纪、婚姻状况、对家庭关怀的感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P<0.01),其余各项材料比照差异均无统计学含义(P>0.05)。

2.3就诊状况

SSD组与非SSD组的就诊状况比较,SSD组的症状继续时间、过去1年就诊次数、近1年是否接受过医治、近1年医治的满意度与非S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SSD组的主诉症状与非S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3评论

目前,SSD的发病机制主要来源于以往对SD、SFD和疑病症的研讨,其病因尚不清楚。影响SFD患者心情和生理症状的主要要素是述情妨碍、社会支持利用率低、非精力科医治次数多、不良反应严峻。SFD患者在综合性医院更为常见。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约4.5%为SFD,主要分布在心内科和消化内科病房。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存在明显的郁闷、焦虑、躯体化、疑病、精力衰弱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较差。心内科门诊SD发病率高达29.65%,以女人居多,常伴有焦虑、郁闷症状。与SFD患者比较,SSD患者的躯体症状负荷、焦虑郁闷、症状相关心情、思维和行为问题以及社会功用损害更为严峻。德国的一项人口查询显现,4.5%的人符合SSD的确诊规范。SSD患者就诊次数多,医疗信赖度和满意度较低,主观点评医治作用较差,述情妨碍较高,焦虑郁闷程度较高,身体负荷较重,生活质量较低。SSD患者普遍存在对疾病相关认知误差,导致医治依从性差,特别对错精力病患者。心思医治能在必定程度上改善SSD患者的述情妨碍、睡觉质量和临床症状,对调节其不良心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含义。

本研讨结果显现,心内科门诊部SSD发生率与胃肠科、中医科等科室类似,差异无统计学含义,阐明综合性医院SSD的发生率较高,消化科与其他科室具有可比性。与非SSD组比较,SSD组女人所占份额较高,平均年纪较低,已婚/再婚率和较高的家庭照顾感触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含义,阐明女性、儿童、社会支持利用率低是SSD的风险要素,而SSD组的女人患病率较低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应对社会心思压力的行为方式不同有关,与男性比较,女人更容易表现出伴有躯体症状的精力痛苦。与非SSD组比较,SSD组症状继续时间和过去一年的就诊次数均高于非SSD组,过去一年接受医治的患者份额低于非SSD组,接受医治的患者满意度较高与非SSD组比较,综合医院医生对SSD的识别率低,患者对本身症状的不合理认知会添加就诊次数,延长症状继续时间,导致SSD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有用的医治,然后影响医治满意度患者。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SSD组的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灵敏、郁闷、焦虑、偏执、精力病性等因子(饮食、睡觉)得分均高于非SSD组,提示SSD患者心思健康状况差、身体不适、郁闷、焦虑、严重,担忧等心情、失望心情、反复思考和缺乏安全感,导致人际关系严重,对他人信赖度低,对负面心情灵敏。这些状况会影响睡觉和饮食,形成恶性循环。

结论

综合性医院心内科SSD的诊断率与消化科、中医科相比较。女人比男人更重要。社会支持利用率低。症状持续时间长,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被访谈者是否愿意参与访谈可能与患者的情绪和治疗需求有关,从而影响被访谈者SSD的检出率等分析结果。因此,心脏病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之间需要更密切的临床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果,姜荣环,郭成军,刘梅颜,张丽军.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2(12):1035-1038.

[2]叶瑞繁,耿庆山,区丽明,陈剑,张美兰,董春玲,李河.心内科门诊患者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19(0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