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下航海技术人才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新时代劳动教育下航海技术人才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刘伟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850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前进,劳动教育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航海技术作为劳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充分体现着党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行研究。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航海技术专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改善其教育的对策,以便为当前航海技术教育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劳动教育;航海技术;人才培养;完善对策

为加强新时代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延续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的重要论述与规划的基础上,于2020年3月20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在《意见》的颁布下,如何培养和发展劳动教育、加强航海人才及技术型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改革潮流下中,其主要目的逐渐倾向于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以及对未来发展实际的要求。因此,在航海技术实际教育中,学生的劳动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展、劳动观的树立与普及以及航海技术的实践与提升成为了首要的教育改革内容。与此同时,在新时期航海发展与劳动教育的全面贯彻下,《意见》旨在针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与实施现状进行规划,在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目前新式发展形态的实际要求上,做出新一时期的全能型人才及国民素质培养的全面部署;并通过加强国家与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实施力度,以便使得我国德智体美劳体系构建更加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航海技术人才培养,加强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下航海技术人才的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在深刻剖析此项部署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天津市海运发展以及航海技术人才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目前存在教学环境与设施薄弱、教育人员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低下等问题。

  1. 教学环境与设施薄弱

对于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对劳动课程体系的规划,不仅包括相关劳动课程课节的增加,更包括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环境与设施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对于航海类学校而言,其存在问题主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所存在的教学环境不能完全适应航海技术的培训,缺少相应的实习演练环境,使得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劳动实践的教育,降低了航海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此外,相应的教学设施相对于国外高等院校来看,未能及时引进新的高科技的硬件设施,且由于劳动教育资金投入还略显不足,进而无法购置航海训练需要的设备,缺少开展劳动实践的场地。因此,教学环境与设施薄弱已经成为了制约开展劳动监狱的重要因素。

  1. 教育人员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

教育人员的道德品行是影响学生劳动意识与学习的必要因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键性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与社会劳动相结合是当前重要的教育思想,地方政府及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机构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劳动创在人才。而目前,航海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管理者或教育者无法结合院校劳动教育与技术学习的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决策规划。

  1. 学生主观能动性低下

航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到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才会成为合格的航海技术人员,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就目前航海类学校学生对于劳动学习的状况来看,许多学员由于专业课程复杂难懂而产生自信心不足的状态,从而失去劳动课程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变得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进而出现学习主观能动性下降的现象。

三、完善航海技术人才教育发展的对策

在《意见》对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关于劳动的定义以及“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的思想的基础上,航海及时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新时代社会主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要求,总结出以下完善对策。

  1. 加强航海教学环境与设施的建设

首先,从劳动教育开展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课程开设单一且教学环境不足以及硬件设施配备不齐是目前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航海类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校园劳动活动开展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加大对劳动活动开展场所、航海技术学习器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做到为学生劳动活动开展和技术学习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也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对校园劳动教育设施与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力度,购置相应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相应的实践操作与演习场地,以满足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发展需求。

  1. 提升教育人员综合素质

在教育人员教育薄弱的基础上,航海类院校及其他中小学管理者应该提高劳动素养、立德树人、劳动创造财富的主要意识。学校高层要从思想上植入,并保证每一位教职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了解与认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强教育人员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的了解与基础培训,让每一位教育人员认知到劳动素养在新时期素质教育与国民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便提升学校及国家的整体重视程度。因此,要打破原有的教育开展理念,结合航海技术及其他高职人才培养现状,保证员工管理机制的全面执行。

(三)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目前,航海类院校在《意见》的要求下,不断加强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间,还加强劳动教育下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技术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航海类学校及其他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开展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提升学习相关知识兴趣、激发热爱劳动的积极性。一个人的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可以再潜移默化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探索和快速接受周边新事物的一种情绪。

另一方面,学生以及受教者需要与教育人员所存在一个互动环节的,改善课程结构,优化教育人员自身的教育模式,通过自身的幽默感,在航海技术与劳动技术讲述的理论课堂上逐渐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模仿与实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认可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在进行劳动人员的活动开展中,对主动性强的学习者进行鼓励并给予肯定,使得学习人员会在接下来教学与实践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勇气。让学生在实践中愿意去跟随教育人员提升他们本身的教育理念。

结语

通过此次对《意见》研究以及航海技术人才培养开设劳动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总体归纳出以下几点:目前,还存在部分学校领导无法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使得劳动素养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贯彻落实《意识》的新要求,改善劳动素质的培养,应增强学校领导对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时常进行课程讲授巡查和教育;加强学校训练设备的改进,大量投资实践演练场地建设,适当的增加一些训练场地和机会;加强学生自身对于劳动的热爱程度,在劳动中收获;指导每一位教育人员的专业的知识培养,普及教育的新内涵;开设劳动教育宣传大会,让每一个学生从内心热爱航海技术及其他专业技巧,以便提升劳动教育人才的发展;地方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大力支持学校开展活动课程等,努力培养一批积极向上的学生,通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和学习质量。始终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普及为先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打好基础。不断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带动高校校教育劳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