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措施

郭连杰

济南市历下区燕翔小学 250000

摘要:田径运动能为其他运动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田径训练本身又是一项枯燥的练习,因此,在训练中教师要适时调整训练方法,通过比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措施

前言

学校的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小学田径老师必须明确本职工作,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其次,田径训练可以更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精神和自我锻炼,强身健体能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水平,培养队员综合素质及能力,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增加体育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

田径训练能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果教师利用一些替代练习或者简化练习,循循诱导,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例如采取耐久跑简化练习 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耐久跑锻炼的意义,知道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和锻炼方法,能尝试参与练习。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多传授些方法,把练习的要求“减一减”,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让学生愿意尝试、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自由组合跑走交替练习,分组匀速接加速跑交替练习,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练习等方法。 再比如说“按图寻宝”练习 。利用学生猎奇寻宝的心理,让耐久跑变成完成一定运动量的寻物跑。教师讲明“按图寻宝”练习要求,将学生按体能相对分成男女生各3—5组,分别完成不同难度的“按图寻宝”练习内容。例如:第一组第一目标为绕篮球3圈到第2付双杠下拿第二个目标内容,第二个目标内容为绕田径场一圈到综合楼四楼教室3取宝,然后到田径场向教师汇报。“宝贝”不让学生先知道,一般可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器材(“寻宝”完了可活动,不喜欢的可交换),或者给学生一些名言或鼓励表扬的话。

二、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

首先,教师正确认识田径训练的负荷。我们都知道,跑量是田径训练的基础,但并意味着只要积累跑量就一定能跑得快,训练过程中还要阶段性地通过间歇等训练手段提升训练强度,这样才能打破机体平衡状态,激发机体能够适应更大强度的刺激,从而保证学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间歇训练负荷的难点是跑量与强度之间的博弈,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结构组成的完整系统。其次,合理安排田径训练时机。与低配速训练强度不同,田径训练的强度更大,所以田径训练安排时机和次数都有讲究。由于田径训练重点是以提高有氧耐力为主,加上田径训练对机体刺激也比较大,所以间歇训练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田径训练讲究的是整体训练效果,而不是强调某一次课训练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合理控制和分配自己的体能储备,做到重点课能够快得起,非重点课也能慢得下,而不是什么课都拼到精疲力竭状态。

三、创新田径训练方式,提高课堂训练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近30年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但是,具体分析组成“体质与健康”的指标体系不难发现,其中,健康的指标,如牙齿检查、血液检查、蛔虫卵检查的结果,大部分指标是好转的、上升的,只有与体能相关的部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是持续下降。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健康紧密相关的医学问题,大部分解决了,而与体质有关的指标,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体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专家学者对于青少年儿童体能的相关研究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竞技体育,而国外专家则是集中在大众健身领域,而且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专家学者并没有达成一致。可见我国青少年儿童领域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值得不断探索的地方。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它能全面地、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各项体育运动都把田径运动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手段。通过课上田径运动的全面学习抑或是课下自由的比赛和练习,田径运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游戏形式参与的田径运动,把田径教学中引入趣味田径也是为了满足体育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更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加强体育传统学校建设,推动田径训练的高水平发展,并把田径训练项目融入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来,创新和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十分有必要。教师在执教中要反复钻研,形成自己的一套执教理念,不断地创新训练方法,确保队员处于良性竞争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队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比如说以开展训练理论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提升学生的专项理论素质。针对学生的特点分组制定训练计划和方案,确保训练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除了定期开展理论授课、让学生掌握训练理论、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训练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制定更加详实的训练计划和方案,使训练计划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的体质也有所提高,但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提升效果较小。而田径是提高学生体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体育教师如何让田径训练不再枯燥,提高田径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尝试练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参考文献:

[1]李华. 提升小学田径体育训练水平的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8):73.

[2]戴晨康. 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J]. 小学生(中旬刊), 2018(2).

[3]田东. 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19, 000(011):P.1-1.

[4]胡巧丽. 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措施[J]. 田径, 2020(12).

[5]陈海疆. 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展开措施[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