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农村发展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试析新农村发展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奚志芳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旺小学 530205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使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很多农村人员外出务工,而子女则继续留在原地,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就此产生,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不仅在教育及生活资源上相对匮乏,同时也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农村发展背景下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意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中需要大量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多来自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打拼的过程中,很难将子女一同携带,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同时教育资源较少,因此很难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要想更好的解决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就必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因此对子女的关心较少,在教育方面更是有所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留给爷爷奶奶代为看管,但是由于年龄差距过大,爷爷奶奶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由此也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出现。留守儿童年龄小,学校教育往往只能将一些基础文化知识进行传授,而家庭教育则对于孩子成长意义重大,对儿童的思想观念以及身心发展都可能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农村地区思想较为保守,教育观念落后,因此代理监护人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基本吃穿需求,而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陪伴以及精神世界变化。

(二)环境复杂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主要受到三方面教育影响,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由于父母并不在身边,因此很多留守儿童处于“散养”状态,而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会有着深远性影响,良性的环境能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提供帮助,而不良的环境可能会让留守儿童误入歧途或思想产生偏差。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建设较为薄弱,而留守儿童正是对精神世界充满需求的年龄段,而黑网吧和游戏厅等娱乐活动盛行让留守儿童的精神深受毒害,互联网是当前人类发展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需要合理使用,留守儿童自身辨别能力不强,往往会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迷失自己,并养成不良嗜好或产生不良思想,这也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

二、新农村发展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一)加大教育力度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为能更好的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大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首先相关的政府部门应集中力量深入农村地区进行教育调研,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需求。其次,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改革方案,成立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委员会,调配地方性资金、加强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设施。最后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获得信息反馈,以精准数据作为今后工作的优化基础,针对性的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问题,解决在城市务工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家庭关怀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更好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需要注重家庭方面的教育与关怀。家庭关怀不只是对孩子的物质生活进行关心,同时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外出务工父母虽然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由于现在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网络语音等方式,每日与留守儿童进行亲子联系,让留守儿童能通过网络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父母也要注重自身的教育引导,避免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关心,更多的体现在教育引导方面,并不能将物质补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而是需要父母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以及学校生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2]

(三)提升重视程度

社会环境对于孩子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从两方面考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首先,从学校角度需要对留守儿童格外关心,不仅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其生活困难以及思想动向,相关责任老师应该注重日常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思所想,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提供帮助,很多时候留守儿童放学后回家,会有一种孤独寂寞感,与爷爷奶奶的年龄差距较大、共同语言较少,而家庭没有其他成员可以情绪倾诉,因此对于课后的学习作业并不热衷,此时建议学校将所有的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组织提供场地,为其进行课后的学习和活动平台,让孩子能够消除自身成长的孤独感,也能在集体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温暖。其次,社会方面也应该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注重在节假日期间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及时为孩子们送上温暖,让孩子在节假日当中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另外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成立专项的心理疏导工作组,定期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性的帮助。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急需面对的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针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并结合未来农村发展趋势提出建议,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通过多方面手段加强家庭关怀,并从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提升教育重视程度,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韩红艳.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亚太教育,2020(3):6.

[2]杨进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