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研究

刘荣先

新疆卓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对建筑而言,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然而,有人的活动,就和水息息相关。所以,水和建筑往往都是同时服务于人们的,这是他们的共性。它们也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水对建筑有一定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水侵入建筑内部,使得于建筑材料产生反应,有发生霉变的情况,也有使得建筑材料发生体积变化,从而对建筑整体性、变形性都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建筑的防水措施,对建筑起到保护作用。本文主要对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节点设计;施工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开展落地,其中防水工程作为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功能。防水工程做法是细部节点做法,其中细部节点往往存在较多的渗水、漏水隐患,因此细部节点做法在防水施工做法中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防水技术要点

1.1建筑防水的特点

对于一般建筑,多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来制作建筑的支撑体系,防水都是在结构成型后,在做装饰面层前,进行防水构造的施工。而需要做防水的地方,主要表现在3个地方:1屋面防水;2厨房卫生间;3地下室。对这3个地方来说,无论哪个地方出现了漏水现在,对建筑的影响,对人们的观感体验,舒适度的体验,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2装配式建筑防水的特点

与一般建筑设计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大部分是在生产车间完成的,在建筑用料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后,进行装配拼合。因此,其建筑用料在结构、保温、防水、防渗、防火等性能上的技术标准是在相对集中的场域内事先完成的,具有技术集成的特点。除设计与施工因素外,技术集成是装配式建筑实现具体构造功能的基本前提,不仅关系着建筑材料的质量,而且决定了建筑材料是否具备特定性能。其作为防渗、防漏的首要环节,应在源头上加强建筑材料的相关设计,确保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标准化生产的部件必须具备较好的防水、抗渗性能,如在门窗防水、防渗设计中,关键节点在于企口的预留位置、预留副框、预埋件与墙体的连接是否牢固等。常见问题:在部件连接不严实、不牢固的情况下,便进行密封施工操作,然后出现表面上接缝密封良好,但装配用料接合内里存在密封缺陷的结果,从而无法达到标准并发挥正常使用功能。同样,以外墙防水为例,若墙板与主体结构在连接时不考虑连接点的承载能力或抗压抗变形等因素,即便材料本身达到防水、防渗技术标准要求,因构件之间变形松动等,亦会发生漏水、渗水情况。

2、节点防水的特点

2.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不仅容易变形,而且长期受冻融循环的撑拉,再加上经常性积水与暴晒的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天沟檐口或防水层的搭接处和泛水处出现漏水现象,因此这些部分应进行构造加强。由于施工工作工序多、操做面情况多变,对防水材料的使用非常不利,应得到涂膜防水的支持。这种情况,一般都作带涂膜防水的复合防水层,先在结构基础层上喷涂冷底子油,再涂刷相应的防水涂膜,表面铺贴卷材防水,做成复合防水层构造。防水层对基层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基层基本平整、顺滑、干净,没有尖锐的凸起物。这一点,对施工来说很难做到。

2.2厨房卫生间防水

厨房卫生间的特点就是房间内的管线比较多,有穿越楼板的,有穿过墙体的。管材穿越楼板、墙体,对于防水来说,是极不利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是要设置穿墙穿楼板的套管,穿楼板的套管要求高出完成面50mm,防水层要上翻至套管顶部,并在周边设置成止水台。对于套管,应采用防水型套管,并且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埋设好。待管材安装完毕后,用防水防火密封材料封堵管材与套管之间的缝隙。这些是厨房卫生间防水的特点也是要点。

2.3地下室防水

对于地下室的防水,我想应该有三个重要的部分。一是,选择适当的防水层,并按规定敷设。防水层要选用抗氧化、耐腐蚀、伸缩性好的防水层,当然对于地下室底部的防水最好选用卷材类防水,因为防水面积大,好施工,而且施工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二是,做抗渗混凝土。只有做好混凝土的抗渗要求,是对于外侧的防水层来是,抗渗混凝土是地下室防水的第二道防水屏障。如果,外侧的防水层做不好,抗渗混凝土又存在缺陷,那么很显然,肯定会漏水。三是,重视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这一点很多人不清楚,认为外侧做了防水层,又做了抗渗混凝土,这样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没有重视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施工的方式或做法不对是导致抗渗混凝土失效的主要原因。按照规范要求,抗渗混凝土浇筑,最好一次性浇筑完,当必须分批次浇筑时,应当按规定设置施工缝(钢板类的、橡胶类的等等),施工缝的留设是有要求的,施工的支模方式也是有要求的,变形缝的做法也是有要求的,因此,地下室的防水,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是关键,如果能把这部分做好、做到位,防水效果自然显现。

3、防水材料选择要点

3.1防水材料的简单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防水材料很多,如果要分分类的话,应该能分为4类:

  1. 沥青类防水卷材。这类多是以天然沥青、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制成沥青油毡、纸胎沥青油毡、溶剂型和水乳型沥青类涂料。这种沥青类防水材料,具有一定的粘接性、塑性、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而且价格较为便宜,但是,抗紫外线较差,对于紫外线高的地区不适合使用。

  2. 橡胶类防水材料。以各种橡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弹性无胎防水卷材、防水薄膜、防水涂料、止水带、密封膏等等。以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为例,它具有弹性好、粘结性好、耐候性好等特点,它还具有稳定性、弹性和延伸率大、抗水性好的特点。

  3. 水泥类防水材料。多以防水抗渗具有促凝密实的外加剂为主,此类外加剂可以增强水泥和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这种水泥类防水材料,多数情况用于地下工程堵漏的情况。

  4. 金属类防水。仿制瓦类,多用于屋面或挑檐的表面防水。一般多为镀锌钢板或压型钢板常见。金属类防水还用于变形缝处的防水,是变形缝处防水的主要部件。

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种类繁多,材料的性能也越来越好,防水效果也越来越强,在这里,仅仅是将常用的材料进行分分类,说一说材料的一般特性。对于市场上,先进的防水材料,大家遇到了,使用前,应当先了解材料的特性,再恰当的使用。

结束语

防水工程作为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对整个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尤其是针对细部节点进行专门的做法处理,可有效防治细部节点的渗漏并综合考虑,显著缩减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施工质量亦得以保障,安全性大大提高。每一种防水材料,都有材料的特性,在做防水时,应充分考虑防水层用在哪个部位,需要选用哪种材料,用什么样的施工工艺。不仅要选对材料,用对做法,还要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防水层玩好无损,这样才能使做好的防水层能有效的防水。

参考文献:

  1. 张文龙.装配式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7):197-198.

  2. 陆长松,黄金.装配式建筑防水节点设计及施工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23):36-43.

  3. 黄频,肖阿林,郭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外墙接缝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9(6):282-283.

  4. 李兵.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7(6):71.

[5]吕胜利.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7(3):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