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林国莉

贵州省荔波县甲良中学 558401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培养学生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创新和优化教学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构建故事情节,对整本书的深层次内涵进行理性思考和思辨,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深刻的感悟和反思,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和内涵,深刻地了解和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题、主旨、语言、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有思考、有评判、有创造性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将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等的提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理性思维、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

  1. 反复阅读和细细品读,整体把握书本内容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反复多次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把握作品的整体内容和深层次的内涵,理顺书本中人物的关系,明确书中涉及到的故事情节和出现的线索、涉及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推断和分析作品中展现的主旨。简单来说,就是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明确并回答书中涉及到了“哪些人?人物特征有哪些?他们与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联系?写了这些人物的哪些事?这么写有什么用意吗?之类的问题”,找准书中的线索,进而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整本书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准确的把握108位梁山好汉及蔡京等人物的特征及书中人物塑造的方法,了解书中“写了这些人物的哪几件事,这些事件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不同人物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关系”等内容,以便对整本书和人物故事情节有整体的把握;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为更好的理解书中的人物特征和要表达的内涵,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大环境,在此基础上牢牢地把握住书中的主要线索,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品位文章的语言及描写方法,揣摩人物的心理,如“宋江的心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最后梳理清楚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把握作品想要表达和展现的深层次内涵。

  1. 敢于质疑,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敢于质疑,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见解分享出来,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当中辨析论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更全面、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批判性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理解。也就是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把握作品中展现的问题、主旨、主要观点,强化这方面的理解、认知和判断;二是,分析。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辨析,对整本书中的相关要素和整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三是,论证。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之后,要对其加以论证,找出提出这种观点和看法的事实论证;四是,评估。主要是对自己提出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评估、分析和反思,看是否符合逻辑、有无出处等;五是,解释。在上述四个阶段的阅读任务完成之后,给出比较有代表性、且清晰完整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通过对《水浒传》这本书的阅读,可以了解到这本书想要体现的价值观点,但很多人对于书中体现的价值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正如鲁迅所说,《水浒传》中不仅展现了“水浒气”,还展现了“权谋气、江湖气、游民气、流氓气”,不同人对这本书的阅读,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其体现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思辨、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深入辨析和论证,敢于质疑和批判,而不是“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或者是“人云亦云”。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还需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书中的权威观点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思辨,敢于提出质疑,理性思辨,而不是人云亦云,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和看法。此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整本书的结构、人物关系、逻辑等进行思辨,考虑和分析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矛盾的出现有没有深层次的用意,是否可以对结构和故事情节进行优化等,长此以往下去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 余党绪.思辨性阅读:走向真知的必由之路[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20-23.

  2. 余党绪.思辨性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在需要[J].语文学习,2019(06):9-14.

  3. 郑美玲,邵伟霞.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