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自助式户外游戏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幼儿户外自助式户外游戏的实践研究

殷兰花

东莞市 塘厦镇中心幼儿园 523000

摘要:幼儿园的教学大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是满足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需求。游戏分为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室内游戏就是平时开展的一些手工活动游戏、故事扮演游戏等,而室外游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户外游戏,就是一些跷跷板、滑滑梯、跑步、跳远、跳绳等一些户外的运动游戏。本文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自助选择材料、收集材料,投放到户外游戏。通过计划游戏让幼儿自助式计划游戏因素,例如:时间、地点、材料、同伴、主题。通过游戏过程让幼儿自助式参与游戏中,自己挑选游戏项目、材料、角色、主题等。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创造的新玩法。通过教育理念形成教师自助式理念,创设环境、观察记录、帮助推进,使幼儿能在游戏得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户外;自助式;户外游戏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观察幼儿发展的一种有效渠道。户外游戏的开展对幼儿成长发育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在使幼儿体验愉悦的同时能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育。在相关的教学手册中也着重的强调了幼儿园要能进行多种类多方面的教学游戏活动,要能让幼儿的游戏兴趣得到提升,要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在游戏中培养自身的能力。目前,幼儿园户外游戏存在几个问题:游戏主题、玩法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不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材料单一、游戏场所固定封闭、游戏过程简单重复,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在游戏中放任不管、“你教我玩”,场面混乱失控,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主题玩法设计等未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差异,针对性不强。本文通过自助式户外游戏形式顺从幼儿的意愿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自己玩,让幼儿寻找思考点和增长点,再次进行新游戏时幼儿将会内化、创造和成长

  1. 什么是自助式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就是以户外场所为重点,所开展的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幼儿游戏活动。户外游戏是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身心,增加自身的能力。因幼儿年纪小、注意力时间短等因素,开展户外游戏可以避免他们以单纯的运动进行身心发展时的不喜爱和不配合。自助式是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自助式户外游戏可以让幼儿自主的进行选择,可以很好的改善规定式游戏所带给幼儿的束缚感,通过自助的形式自主选择材料、场地、空间、主题、玩法、同伴等开展户外游戏

二、自助式户外游戏的现状

户外游戏是国内外学期教育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有很多外国的教育家还出版过相关的书籍,其内容就是研究家长在支持和精心设计儿童游戏中所起的作用、游戏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游戏对于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所在。国内一些教育类的图书也把游戏对幼儿培养的相关方面,置于多个学科中进行分析,如儿童心理、行为、思维发展等。经过查阅资料,梳理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目光聚焦于户外游戏材料投放、教师介入、教师观察、教师指导的研究颇多,也有很多研究者将重心放到教师介入。本文从自助式户外游戏的材料场地选用、游戏玩法设计、幼儿和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提升教师专业化理论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自助式户外游戏对幼儿身心发育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自助式户外游戏的重要性

自助形式户外游戏让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以环境创设者、观察记录者、帮助推进者的身份参与,把游戏的选择还给幼儿。让游戏材料单一、游戏场所固定封闭的不好的因素消失,采用低结构材料,使用菜单或道具箱,根据幼儿意愿创建全新的,兼具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场所,使游戏既新颖有趣又丰富多彩,让幼儿喜欢上自助式的户外游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计不同游戏主题及玩法,有的放矢开展自助式游戏。同时,通过开展自助选择户外游戏因素,研究自助式户外游戏的价值;研究自助式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游戏场的创设;研究小班的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中班幼儿自选主题和内化规则的能力;大班幼儿计划、合作、创造游戏的能力;研究教师专业理论引领教育实践,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提升、分析统计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

四、开展自助式户外游戏的内容实践

(一)自助式户外游戏的材料场地选用研究

1.投放多样式、多层次的低结构材料形式,采用自助菜单和道具箱两种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需求。

2.打破固定封闭游戏场所,室内外互通互融。预留空白地根据幼儿的想法及意愿开拓全新的、兼具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场。例如:打破传统固定式区域组合跑跳区、车道、植物区、动物区、游戏屋、涂鸦区、本土游戏区、生活体验馆、钻爬区等区域,采用系统性、全面性、各部位锻炼、伸展性的特点让幼儿自设区域。

3.收集低结构材料,儿童能“以物代物”创新游戏玩法,为游戏的开展创造更多的新素材。例如:打破单一的固定式区域,除了跑跳区、车道、植物区、动物区、游戏屋、涂鸦区、本土游戏区、生活体验馆、钻爬区等,还大面积留白让幼儿自设区域、自选玩伴、自由发展、自发交流、自由分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玩游戏。,

4. 自选玩伴、自由发展、自发交流、自由分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玩游戏,同时采用家长志愿者开拓和开展冒险性的游戏场。

(二)自助式户外游戏设计研究

1.采用图画式、思维导图式等种形式设计游戏,让幼儿自由的挑选时间、地点、材料、玩伴、主题等。幼儿通过图画式、思维导图式、情节主题、说、摄影、拍照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助式选择材料、选择主题、选择角色、选择游戏形式、选择同伴等。

2.中、大班幼儿通过个别、小组及集体形式设计游戏,使游戏目标清晰明了,提高幼儿专注力并形成规则意识。

3.多途径回想,梳理经验,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玩法。


(三)不同年龄段幼儿自助式户外游戏玩法设计研究

1.小班幼儿:采用大儿童带小儿童的方式,采用动物同盟、本土小游戏、路径设计等形式,让小班幼儿自主设计户外游戏玩法。

2.中班幼儿: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设计游戏主题玩法,采用合作玩、独立玩、探索玩、角色玩等形式,使游戏具备连续性及持续性。

3.大班幼儿:在综合活动中开展自助式户外游戏,如户外循环区域活动、自创式体能游戏等。通过加入家长志愿者、教师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设自己的“世界”,让儿童成为“冒险性游戏”主角。采用多途径回想、梳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玩法等形式,使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深度思考,推动深度游戏。通过自由结伴、自主探索,例如:同班、同级、混龄、家长自愿者、教师等,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支持幼儿与幼儿的交往、支持幼儿与成人的沟通,加深幼儿的世界观形成和自我认识。

(四)教师在自助式游戏教学实践中的专业能力成长研究

1.会观察记录,放手让幼儿自己玩,采用视频即时回放、深度访谈、问题推进等方式。

2.会解读分析游戏,采用循环式观察、头脑风暴、总结提升等形式。通过圆桌会议、行动力学习等多形式,让教师发现问题,走进游戏现场进行观察,录像回放、头脑风暴,解决问题,专业认可,总结提升。

3.更新教师理念,支持儿童做好材料、时间、空间、经验等准备,以观察者的身份记录儿童的主题、角色、材料的运用、情节的发展,通过记录、图片、深度访谈、问题推进等方式让教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促进专业成长。

4.真正做到教师理论是教育的实践的引领,让教师在观察记录中发现问题—摄影回放—头脑风暴—行动实践—总结提升。

四.结束语

自助式户外游戏的主题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推进开展,改成生成创新游戏,让儿童户外游戏寻找思考点和增长点内化,再次游戏时是儿童深度游戏,而推动游戏的开展是幼儿真正的内需。

【参考文献】

[1] 刘焱. 儿童游戏通论[D].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J]. 李召存.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7)

[3] 论儿童本位[J]. 刘晓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