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教育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与 STEM教育的融合

褚楚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710075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当中要实施STEM教育,以此来有效地增强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并培养学生的的综合能力。在STEM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老师在授课环节中开始不停地更新授课观念,改革授课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授课活动中却仍存有诸多问题。由此对老师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并探索出有效的授课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教育的融合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科学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STEM教育;融合策略

STEM教育就是在开展新课程改革的环节中所产生的全新的授课模式,是一种把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有效整合起来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尤为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联系所有课程对于学生所实施的科学探究教育,来增强科学课堂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其更加契合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真正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1. 综合设计,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

“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是在黑暗当中进行远征”。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明灯,科学教学更需要具备详细具体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必定会让老师与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失去前进的方向。科学教学目标就是说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应该完成的结果,是科学教学的初始点与最后的归宿,科学教学目标就像是确保老师和学生不会迷路的指南针,确实为他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以往科学教学的目标十分单一,始终是将知识讲解为主,而在将STEM教育方式融入到整个科学课堂上以后,科学教学目标就开始变得越发丰富多彩,存在充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种目标是无法分割的一个综合体,STEM教育背景下的科学教学则需要老师秉持着多样性的原则来制定出目标,达成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等诸多目标的有效结合,真正体现出知能并重、知行统一的良好态势。比如,在讲解“研究纸”这一节知识时,老师就可以对原课本做出适度的改编,在授课环节中渗透一定的STEM教育元素,如此一来,固有的教学目标就必定会获得优化与完善。而在制定预案的时候,老师就要对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拓展,让学生知晓怎样借助自己的所有感官,并利用不一样用具对纸张进行研究,分析纸所具有的作用,在这一前提下,添加纸张漫长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途径等等相关内容,然后制作出一个可以承受较强压力的纸桥,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在包含有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真正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下去。

  1. 学科跨界,体现探究路径的多维

STEM教育属于一种多维度的教育观念,其更加提倡“跨学科”以及“跨领域”,STEM教育确实包含了众多学科,把科学、数学以及技术、工程结合起来,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施STEM教育,就可以充实科学教学所富有的内涵,拓展学生进行探究的渠道,使科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科学活动越加熠熠生辉。以往的课堂授课模式十分单一,始终是将老师的讲解为主,利用口口相传的模式,而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融入相应的STEM教育,就可以在让教学目标更加多样的同时,逐渐呈现出探究路径本身的多维性。STEM教育强调开展项目化研究,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实践探究则是其最为关键的教学方式,因为STEM教育拥有着较强的跨学科特征,所以在实践探究核心路径的不断带领下,学生也开始不停地对探究路径进行拓宽,以此来达成多元目标,推动学生们更加全方位的发展。老师能够把讲解法、观察法以及阅读法等等结合起来,切实体现出语言传输、间接感知和有效训练等等诸多方式的作用。老师还应该将学生的多重感官完全调动起来,在观、听、想、动等等大量的活动中进行探究,STEM教育完整地呈现出了智力和体力的有机融合,思考和实践的良好结合。比如,在讲解“搭支架”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制定出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主题,用几张旧报纸,搭建出一个十分高大稳固的建筑物,如此一来就会让学生完全将自己的手脑利用起来,确实让其思维获得了拓展和延伸。“高大”要求彻底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报纸所卷出的纸棒应该尽量延长,数目也要不断的增多。“稳固”的要求就推动着学生的技术思维获得提升:在对纸棒进行连接的时候,就需要组成三角形状,利用三角形具有的稳固性特点来保障支架本身的稳定和可靠。

  1. 媒体融合,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

众所周知,合作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STEM教育事实上就属于一种合作教育观念,把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这四种课程结合起来,就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合作效果,不仅达成了课程知识的整合,还让授课模式更加的多元。在科学教学环节中开展STEM教育,就应该让各个媒体互相结合,真正充实授课手段,增强授课效果。比如,在讲解“研究纸”这一方面内容的时候,老师就要为学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纸质艺术品,借助实物来调动学生兴趣以后,若是想让他们知晓纸张的诞生和历程,就要为其放映出一段视频,让他们在色彩鲜明的视频当中感受到纸张的来源。而在对纸的特点进行分析的时候,老师就要预先准备好种类各异的纸张,并分发给学生们,像是牛皮纸、餐巾纸以及报纸等等,辅助学生借助对实物的动手操作来研究出所有纸张的硬度、受压能力以及吸水性等等。在“搭建纸桥”的时候,老师更是应该采用各式各样的授课模式,通过课件去呈现出我国的桥梁,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桥梁的魅力。然后,就要为学生发放每一种材质的纸张,让其自行挑选想要使用的纸张,并完成对桥梁的制作。在科学课堂上融入一定的STEM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达成手脑联合,还让各个媒体都获得了融合,彻底改变了以往尤为单一的授课模式,体现出了授课方式的多元化,增强了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STEM教育方式融入到整个科学教学当中,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手段之间的有效整合,是将科学素养当做核心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主要途径,因此,老师一定要借助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在优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真正为其将来的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左晶晶.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延安大学,2020.

[2]曾恒.基于STEM教育思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9.

[3]庄志杰.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