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研究

赖欣

德阳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企业财务工作也产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当前主要是流行财务共享模式,会计在线服务使得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的前端,为管理者提供出各信息,尽可能的帮助业务部门提高自身的效率。实现经营的目标。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懂得财务和会分析,还需要懂得业务,能决策。信息化会计工作的环境对会计在职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下面就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1 创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必要性

1.1 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就成为必然的趋势。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使得企业财务工作出现比较大的变化,现将诶段流行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会计在线服务使得业务和财务工作的融合,要求财务人员深入到业务的前端,为管理者提供哥信息,进而帮助业务部门对自身效率的提升,实现经营的目标。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懂得财务和会分析,还需要懂得业务,可以决策。社会环境变化不仅对会计在职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对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习总账系统、报表系统,还需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特别是管理会计知识,使得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解决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

1.2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发展需要

传统教学的方法极易扼杀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究的好奇心,养成一定的惰性。更有甚者若是不能按照环境和社会需求及时的对其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培养的学生毕业就失业。在信息化程度越高的情况下,大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产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在这场变化中,以教定学的传统知识传授模式,迅速的让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基于这样的情况,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创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

2.1 翻转课堂方法

第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初的实验,比如说建立帐套、系统初始化细节比较多,学生在首次接触软件,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开展预习工作,时间可长可短,上课时候先进行演示操作,之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则是巡回指导作业。第二,前几个实验在完成之后,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规律、技能,教师在实验之前只是就实验过程比较容易出错的部分进行提示,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第三,为督促学生可以尽快的完成操作技巧,在每次课的开始之前就设置一个环节,要求每位同学按照学号的顺序或是随机点名,在教师发出指令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的操作,操作结果可以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一部分。学生可以迅速的把压力转变为动力,使出全身力量。这对操作的学生、观看的学生产生正效应,对迅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有着很好的作用,全面的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应用翻转课堂方法,教师尽可能的少讲或者是不讲,将大多数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得学生有更多时间操作和交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2 实验反思方法

实验反思方法主要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整个上机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上机的操作过程是否顺利,在遇到哪些问题,问题又是如何的解决,还有哪些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又有哪些,有哪些应该掌握技巧,认真总结所获取的经验教训。实验反思方法主要是以实验报告进行呈现的,实验报告内容包含实验步骤、实验成功部位、实验阶段的难点和问题、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实验心得和体会,以及针对实验的内容和容易出错的设计思考题。实验报告的填写不仅需要理顺实验操作的顺序,全面提升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熟练程度,还使得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进行总结。

2.3 试错纠错的方法

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所采用的软件大多数都是商品化会计的软件,以用友、金蝶居多。商品化的软件有较强的通用性特点,通用性主要体现在经过初始化的设置,将软件改造成适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专用会计软件。不同初始化的设置使得软件适用性的不同,但是学生操作阶段通常模拟某个企业情况,进行初始化的设置该行业业务性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要求等,不可能选择所有初始化设置的项目。所以,还需全面的掌握软件功能,理解初始化设置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一套资料操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鼓励学生进行多尝试,有意识的试错和犯错,或者是教师可以在试错的地方指导学生故意出错,引导学生观察出错设置会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使得企业应用平台进行客户分类档案录入的时候不能录入,这个时候就可以经过修改帐套功能,重新选择客户实施分类管理,进而解决其问题。以上几个教学方法综合的应用,已经获取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就初始章节系统的管理、总账系统、报表系统还需要教师的大量指导,并且在学习操作这些系统的时候,学生掌握和巩固其操作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升操作过程的自信心和上机操作的自觉性。随着操作水平、操作能力大力的提升,逐渐实现从量到质上的转变。就薪资管理系统的关键点提示到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购销存系统,学生自主的学习实现从学走路到放手,从会走到会跑的跨越。

3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的注意问题分析

3.1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接触软件的时候,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在有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问题,还需我们的指导教师有足够的细心、耐心,不厌其烦的引导指导,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通畅无阻地沟通机制,对学生上机的热情进行激发,在学生对软件有一定舒适度,具备一定操作技巧之后,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独立进行思考,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经过循序渐进的上机操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3.2 善用表扬力量

表扬力量是无穷的,找准时机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够让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进而获取自信心,学生上机则是更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更多的学生可以从学会到会学,从乐学到善学。

3.3 常用的操作技巧

对于会计软件操作的问题诊断分析和解决方法、常用的操作方法、技巧,我们的教师可以制作成卡片形式,便于学生完成操作技能,尽可能的降低其操作的难度。比如说:部分纠错情况下拟向操作的方法、快捷键的用法、ESC键用法等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有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当前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有效的加快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新思想、新经验以及新知识的层出不穷,不管我们教会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技能,都会在十几年内过时,按照当下速度只是需要数年。所以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有着自我学习的能力、信心、学会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2]齐伟超.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4).

[3]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