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李依畔

天津中机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对于资源的使用,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中没有考虑到资源能耗等问题从而导致目前建筑行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无法有效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发展起到了阻碍。针对现状绿色建筑理念随之而生,它指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使用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在节约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推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掌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也因此人们对各类建筑的需求也就越大,而市场需求越大,导致污染的可能性就越高,这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和基础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生态的破坏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所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是时代发展和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环境向往的共同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全面推行“环保、生态、绿色、健康”的绿色生态和节能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减轻地球负荷,还人民群众一片绿水蓝天,让人们在更为宜居的环境下幸福的生活。本文就绿色建筑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具体设计,以及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以供参考。

1绿色建筑艺术设计特点及意义

绿色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基于建筑初期设计可以得知,绿色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手法都是以生态为主,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建筑设计目的在于稳定可靠满足住宅基础需求即可,而当下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逐步扩大到了住宅生态性、环保性上。对建筑规划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这与传统建筑理念中的因地制宜不谋而合。在建筑的选址上更注重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通过建筑规划达到城市整体能耗的降低、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微环境的改善。比如城市建筑高度设计可以人为的使城市形成风带,增加风循环。单体建筑规划也应该遵循上述原则,增加建筑自身对环境的调节能力。比如房屋中天井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微环境,增加空气流通。如果我们能更艺术的设计天井,不仅能实用达到通风降温改善微环境的作用,还可以提升视觉审美,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想象。绿色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对建筑材料选择上也有更尊重自然、更以人为本。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应该基于环保可再生材料遵循低碳原则,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能耗尽可能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一般应遵循尽可能选择当地建筑材料的原则,尽可能地可以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结束之时在安全时间内做到有序降解,对环境做到无污染。再者建筑材料选用应遵循自我完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很多建筑中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应用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很多变化,建筑本身能耗升高,对周边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光污染,对周边生物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绿色建筑技术设计、优化、实施的基本原则

显而易见,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所以,绿色建筑技术的设计、优化,以及具体实施结合需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不仅仅只是针对新建工程项目,也包括旧建筑物的更新以及改造。对旧的建筑物或是场地进行改造更新,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从根本上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在环境的保护上也功不可没。当前,很多发达城市都在大力开展城市改造更新项目,所以针对这一类型的项目,就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要合理的利用原有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以及空间,可以根据发展规划的需要来进行绿色改造设计,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因拆建而造成材料浪费,噪音污染和建筑垃圾,不仅能提高改造效率,最重要的是减少污染的产生。二是少量化原则,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上都提供极简风,如北欧,这种风格近年来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建筑业。所以,绿色建筑在设计上可以通过简化装修的形式来使得建筑的功能更为纯粹,空间更为宽敞,少量化原则意指放弃多余的、重复的设计以及功能,让建筑还原其最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功能即可。少量化原则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这就从经济成本、生态保护,以及建筑的建设速度上都极为有益。资源消耗的有效降低,才能更好的实现环境友好;三是资源再生设计原则,在整个建筑项目的设计中,室内装修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室内装修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感,那么在室内设计环节中,可以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构成产品或零部件的材料以二次加工使用的方法来减少新资源的使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性,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3在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3.1优化建筑整体设计

首先,设计人员要摒弃过去传统的设计理念,不断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改革,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建筑材料的种类。如南方地区湿润多雨,就要重点考虑建筑材料的防水性;北方地区则要侧重于建筑材料的保暖性等,同时也要尽可能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其次,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场地周围的具体环境确定建筑类型和建筑走向,尽量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在建设环节也要注意采用科学施工技术、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能源等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3.2优化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的整体布局对今后的居住体验舒适与否具有重要作用。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对当地人们的居住习惯和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了解,确保建筑整体布局设计既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又能合理的利用当地资源。如对光照时间长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取暖等,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环境同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确保建筑基本使用功能齐全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区域划分,尽量将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区域安排在同一区域,减少对照明、冷风系统的使用,以降低各个区域的能源消耗;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勘察,根据地势走向合理规划建筑的整体布局,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现有资源,比如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在设计建筑的方向和内部格局时确保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性;另外,也要注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加强对建筑周围配套设备的设计,提高建筑周围的绿化环境,注意外墙材料的选用。

3.3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高度逐渐增加,建筑结构也越来复杂化,为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我国建筑的发展特点,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要对建筑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建筑未来的使用目的对整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其次确定建筑材料和资源的种类符合建筑目标要求,确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的适用性,满足人们的绿色环保居住要求。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建筑物的抵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结语

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涉及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了相应建议,对降低室内污染、节能减排、提高宜居性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麦.试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26):102-103.

[2]覃裕强,陈勇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路径[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