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工程建设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要求

王风雪

菏泽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传统城市道路的承载力以及使用寿命等已经无法满足未来需求,对老城区的改扩建已经成为市政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据现有的工程经验可发现,在道路工程改扩建中,老程序的管网复杂交错,且分布范围广,所以在工程施工前,需要确定市政管线的分布,并做好管线改迁,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关键词:管线迁改;工程建设;顶管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管线一般沿市政道路敷设,服务道路两侧用户,是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而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既有及规划的市政管线产生影响。其中给排水管线具有管网密集度高、服务区域面积大、埋设深、范围广等特点,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迁改难度较大。

1地铁管线迁改特征

管线改迁是地铁建设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具有以下特点:(1)平面点多面广。沿地铁线路各个站点均可能碰到管线,往往经过城市的好几个城区,改迁范围广。管线迁改社会牵涉面广、协调工作量大。管线改迁与众多单位或专业有关,形成的接口多。管线改迁属改造工程,往往好比新建项目还要困难。(2)时间跨度长。管线改迁贯穿整个一条地铁线路建设,且分了主体施工阶段、附属施工阶段、管线恢复阶段等,管线改迁的时间跨度长达4~5a之久。(3)专业种类多,产权单位众多,有雨污水、自来水、燃气、电力路灯、通讯管线,其中通讯管线又有电信、移动、联通的。凡是城市生活所必需的各类管线地铁建设均会触及,需对其改迁。(4)地铁多穿过城市成熟的市区区建设时,其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多,道路窄小,限制条件也多。管线迁改的空间狭小;管线保护要求高,风险大。且燃气、电力等都是高危管线。

2工程建设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要求

2.1管线改迁的施工准备工作

在道路管线改迁期间,整个改迁过程所涉及的施工对象多,并且整体施工难度大,所以为了提高施工质量,相关单位在改迁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2注重绕迁措施的合理运用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开展给排水管线迁改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施工与既有管线之间的冲突问题,根据既有管线的分布状况,施工中应采用绕迁改的方式绕出施工范围,确保给排水迁改措施实施有效性。实际操作中应注重临时绕迁与永久绕迁两种方式的合理运用。采用永久绕迁方式时,可实现一次迁改到位;采用临时绕迁方式时,应在既有管线上所有施工作业完成后,及时拆除临时设置到管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既有管道。

2.3给排水管线迁改的设计要点

给排水管线的迁改应结合轨道交通建设中各区间及站点的特点,以有利于施工、最优路径、等容量迁改、分阶段实施、节约投资等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给水管线的迁改应参考原设计并遵循相关规划,并且保证在迁改周期中,其管道的功能不受影响。其中,给水管线应该保证水质安全,管网无死水区。对拆除的消火栓及时改建,保证迁改周期内沿线的消防要求。雨水管线不能改变原有雨水管道的流向和汇流范围,保证其应有的行洪能力。对于有条件的排出段,可提高施工段的暴雨重现期。将原有汇水面积内的重现期由原来1~3a,提高至5~10a以上。充分考虑临时排水设施,保障施工降排水。尽量避免对箱涵、明渠等大型防洪设施的改迁,如需对现状箱涵迁改,应做好导流措施,同时需报请水务及河道等相关主管部门批复。污水管线由于埋设较深,开挖与回填均需有支护措施,在满足周边地块用户的排水及污水转输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污水管道的迁改一步到位。由于现场施工泥土量较大排水管道易堵塞,很难实现管理到位,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倒虹吸及加压排水装置。

2.4加强悬吊与支托的有效使用

针对横跨基坑给排水管线施工中存在的造价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由于无法使绕迁方式完成作业计划,因此,应加强悬吊与支托改迁方式的有效使用。改迁中应在保证所有管道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悬吊和支托结构,将既有管线悬吊起来。当所有施工作业完成后,且既有管线恢复到原有位置处,方可拆除悬吊和支托结构。这种改迁方式使用中应充分考虑管线接口断裂风险,确保给排水管线改迁合理性。

2.5管节注浆减阻

在污水管顶进环节,因为土体与管材外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能会影响正常施工,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在顶进期间应注入触变泥浆。该项目中的设备主要有四个压浆孔,设置在顶管机机尾位置,并在管节上设置若干个注浆孔。注浆施工环节,经过压浆孔向管节外壁注入减阻泥浆,由此可在管节的外侧位置形成泥浆套,达到减阻目的。同时该项目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减阻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持续跟踪压降变化,遵照“随顶随压、逐孔压浆、全线补浆,浆量均匀”原则,使泥浆套可在短时间内成型。

2.6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站点特点,减少给排水管线迁改工程量,选择出最优的迁改路径,并注重分阶段施工计划实施,提高迁改中各种资源利用效率。给排水管线迁改设计要点包括以下方面:(1)应遵守既有管线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确保迁改周期内管道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同时,给水管线设置应避免对水质安全造成影响,对临时改建的消火栓进行及时拆除,最大限度地满足消防要求。(2)落实雨水管线迁改作业时,应将其设置在雨水管道流向及汇流范围内,确保雨水管线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合理设置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区域的积水可及时排出;尽量避免对大型防洪设施进行改迁,若需要改迁时应制定出科学的导流措施。(3)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给排水管线改迁设计中也应考虑污水管线的有效改迁。由于其埋深较深,施工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支护结构,并在满足周边用户正常生产生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好一次改迁成功。同时,为了避免施工中泥土量过大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应在设计中避免设置加压排水装置。

2.7顶管结构与穿墙管止水的质量控制

顶管作为整个管线迁移的关键,在接口位置选择电弧焊接模式,当顶管顶进坑壁前进行焊接即可;使用橡胶垫、麻丝油毡以及橡胶线圈等材料,填充钢筋混凝土管的承插口,保证效果。橡胶穿墙止水结构在安装期间,应确保中心点与管道中心线之间的误差小于等于10mm,并通过可调压板直接固定在预埋钢环上。

结语

通过对轨道交通工程中给排水管线迁改设计内容阐述,客观地说明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作业计划实施的重要性:关系着给排水管线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因此,未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既有管线布置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加强给排水管线迁改设计,保持工程施工作业高效性的同时避免对给排水管线造成影响,全面提升未来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促进现代城市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磊.深埋大直径污水管带水迁改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20(8):82-85.

[2]林华杰,涂朦朦.温瑞大道快速路工程管线迁改工程设计[J].居舍,2020(4):104-105.

[3]王锐.城市管线工程建设管理的探究性思考[J].审计月刊,2019(9):38-39.

[4]卢艳宏.浅论地铁车站工程中地下管线处理方案[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3):174-175.

[5]裴洪涛,魏鹏勃.浅议地铁施工过程中管线探测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