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房建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

刘伟 巨科

宝鸡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21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增。当前时期,群众对房建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需要较高,对于房建外形以及结构等方面需要也逐渐提高,中超长构造在房建项目当中的运用逐渐广泛。不过在实施中超长结构的施工工作时,通常是采取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而该技术运用不当时极易导致工期延误问题,甚至对于房建构造整体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关键词:房建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建领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不断推进了中超长构造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了有效保证房建构造中不会出现裂缝,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强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增强房建物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然而,还有一些房建项目工程,在运用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房建项目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因此,加强对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为了减小因混凝土收缩、环境温度变化、沉降不均匀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板)或墙体等结构中预留一定宽度并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混凝土,对此定义为后浇带。从定义可知,后浇带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沉降不均匀或者温度差异过大而引起的裂缝,由此需要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合理地布置后浇带。对于大面积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整体的浇筑面积过大,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因此需要设置后浇带,并根据其分布位置将整体结构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别进行浇筑;以此减小甚至消除因混凝土开裂或施工引起的结构均匀沉降等施工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计要求

2.1有效避免房建缝隙的出现

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设计规定和标准开展后浇带的设计工作,结合后浇带工作的特殊性质来进行设计和规划。房建物的建设标准,首先需要保证其整体质量符合国家建设的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其具备较好的抗震功能,并且要确保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开展设计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有效避免房建出现裂缝,针对已经存在的裂缝,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合理使用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加固其结构,防止房建再次出现裂缝。

2.2有效控制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距离

为了能够有效增强房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有效地控制超长结构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同时也不能太小。在设置超长结构后浇带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工程进行切实的考察,仔细计算相关的参数,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设置后浇带的位置,防止因为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合理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超长结构后浇带也不能太宽,其限度大约为800mm。只有严格设置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距离,才能进一步保证只建筑构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为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产生收缩变形和裂缝等问题,须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质量,避免使房建工程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如梁、柱及连接处)发生问题,控制方法如下:(1)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后的整体性,主要措施就是降低温差,等内部温度降低完成收缩后便可对进行下一部分的浇筑振捣操作。主要做法是,在墙、梁、底板等重要部位处预留后浇带的位置,将整个混凝土结构拆分为多个等分,待静置一段时间降低温差后再进行浇筑。(2)如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低温天气,混凝土温度过低,将严重影响其硬化;此时可以在水泥中添加一定量的铝粉,通过铝粉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以提升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提高强度。(3)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模板消耗的数量,预先对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流程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工程质量。(4)由于混凝土存在着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出现裂缝的特性,需要在房屋施工中降低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负面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具有解决不良沉降、降低温差的优点。因此,在温差特别大的房屋建筑中,可以间隔设置一条后浇带,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收缩应力。合理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裂缝的发生,其实践价值巨大。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4.1模板支撑技术

房建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进行前,需要对于施工位置实施相应模板支撑。依照工程设计人员提前划分后浇带的分布区,来找到对应混凝土应当浇筑的位置,实施模板的支撑设计工作。对模板框架的支设工作来说,需要依照具体问题进行相应分析研究,一定要确保模板支撑系统是稳定安全的。

4.2钢筋处理技术

钢筋为房建构造当中最为关键的构成成分,所以,施工企业以及单位必须对钢筋实施正确的处理,进而维持房建物的稳定安全。具体的施工进程当中,相关施工企业与单位需严格依据工程图进行钢筋绑扎,将钢筋固定好,避免钢筋于模板的支撑以及浇筑的时候出现偏离问题,使得全部构造的布局出现移动。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和单位还需要注意对于钢筋绑扎实施检查,免于发生错绑或者是漏绑问题,进而对于结构意外损伤问题进行规避;对钢筋断开位置,需要做好后浇带后期的维护工作,进而保证再次连接的时候能够调节接头。

4.3施工缝处理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的1个月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模板以及底梁板进行拆卸。但是在拆卸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模板和底梁板在拆除以后,后浇带的板底依然是完整且没有破损的。另外,在拆卸的时候工作人员还应该注意,不能将还没有达到拆卸要求的底梁板进行拆除,否则会导致楼板的形状发生改变,影响房建建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后浇带浇筑工作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落实好有关的准备工作,需要将木板覆盖在后浇带的表面,防止后浇带的两边的混凝土出现损坏。同时,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检查后浇带模板的质量,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同时将有关的废弃物也一并清除,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钢筋出现侵蚀的问题,从而提高房建的质量。

4.4混凝土级配与浇筑技术

在进行房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施工现场将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后再将其应用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根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规定的施工要求和标准,应该尽可能地采用高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灌。另外,工作人员还要严格落实好混凝土搅拌的比例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比例是按照所选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来确定的。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把控好材料的数量,确保混凝土进行充分地搅拌,防止因为搅拌不均匀而导致局部出现膨胀,这样会严重损害混凝土的质量,也不利于浇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房建行业的发展,超长结构后浇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房建施工的过程当中,利用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房建施工的质量,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喻玉芬.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及加强带施工技术对比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13(4):93–95.

[2]周立强,徐佳俊.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7):136,138.

[3]王怀恩,张少柱.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8(1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