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陈杰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5020


摘要:路基施工技术决定着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路基施工中,应严格要求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从公路路基施工的各个环节抓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一、公路路基施工概述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对相关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路基施工的质量能直接决定整个公路工程实际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路基施工的要求较高。假如在实际的公路路基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表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达标,进而能明显降低整个公路施工中的施工水平。另外,公路路基的施工是一项较为系统且综合性的规划性过程,但在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同时,应全面性规划及调整路基的基本施工方案,对施工工程进行统一且规范性的施工性工程管理,进而逐渐提高路基施工的基础部分水平,科学调整施工进度,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的相关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二、公路路基的意义

路基是由路堑和路堤两方面共同组成,实际上基本施工操作技术流程是通过挖、运、填工序,相对其他施工来讲比较简便,但在实际施工中的条件相对复杂,由于施工是在外面进行操作,施工条件和作业难度较艰难,而且在运输和供应条件方面存在较多困难,另外,每个工程现场都是分散的,工作面就会变得较狭窄,势必会遇到一些难解决的特殊情况,对此,一旦遇到一些特殊和复杂情况,更需注意施工的质量问题、管理技术问题等,最终才能呈现安全、高效的施工工程。

三、路基施工要求

1、路基必须要具有一定强度。路基属于公路的重要承重部位,在公路投入使用后,路基时刻承载着极大负荷。若施工技术不当,路基强度不能达到规范要求,那么在日复一日的负荷下路基往往会发生严重变形,导致路面损坏,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因此路基施工必须符合设计强度,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路基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公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指路基受长时间外力作用而不会出现较大变形。路基结构变形是公路常年使用后无法避免的问题,若路基出现较大变形会对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路面断裂错台等现象。

3、路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水温稳定性,路基施工用到的材料通常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由于路基地下水温的变化,在温差较大时路基常会产生质量问题。

四、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现状

1、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现状。软土路基是公路工程中常会遇到的一种路基,软土路基的承载力较低,加上天然含水量较多,使其表现出了变形大、强度低、固结慢的特点。目前,我国用在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技术主要有袋装砂井、排水砂垫层法、塑料排水板等,可起到提高公路路基承载力与稳定性的效果。但从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单位的管理情况来看,由于其管理正处于从粗放型转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公路施工管理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城市路基的施工技术现状。在城市路基施工中,要考虑施工对城市居民生活与周围建筑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同时还要考虑到路基挖方与路基的稳定性给城市周围建筑带来的影响,在挖方过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排水系统,减少因施工引起的地表水下渗对路基稳定性和周围建筑造成的不良影响。

五、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路基挖方。在公路路基开挖前,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从而为公路路基施工工作做出一定的指导,避免各种路基施工质量风险。在编制路基开挖施工方案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堑横断面、土壤结构、土石配方及地形特征,从而不断提高路基开挖施工效率和质量。例如,如果施工区域相对比较平缓可采取全面挖掘施工方式,如果为傍山路段通常情况下选用纵向开挖施工方式,如果为高坡路段则最好选用分层开挖方式,不同的地质环境选择不同的开挖方式,以有效提高开挖质量。

2、路基填料。路基的填料必须根据行车荷载来确定,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对需要换填的地方,施工人员要测定路基的加重承载比值,且其一定要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对零填及路堑路床,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加重承载比值不得低于百分之八,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得少于百分之六,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cm。

3、路基压实。在路基压实技术操作时,首先要对公路建设位置的场地实施清理,把路基区域内的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清除。其中草皮和种植土要不低于15cm的清理深度,而树根不可低于50cm的清理深度,其次,对清理区域用合适的填充料实施填充。在完成场地清理后,把路基的中线与边线实施整理,把凹凸不平的路面实施填平压实。假如当地的横坡在1:5到1:25之间的坡度时,在实施压实技术操作前,要把原地挖成台阶状,而且台阶不低于1m的宽度。压实技术操作实施完成,要保证公路路基土壤达到95%以上的密实度,才可保证路基的稳固性和强度。当前实施路基建设时多使用重型机械实施碾压的形式,这种技术依照要求实施施工,是能达到规定规范,从而确保路基的稳定度和承重度。

4、路基防护。由于降水会降低岩体的强度,增大孔隙水压力,导致路基边坡滑动面的抗滑能力降低,最终致使路基边坡稳定性遭受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中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十分重要。常见的路基防护主要有边坡坡面防护、冲刷防护和支挡防护三种。边坡坡面防护的作用主要针对路基边坡表面进行有效降低温差变化对边坡的影响,延缓软弱岩土表面风化、碎裂及协调环境。一般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类型,对于植物防护工程,在施工时注意种植坡面应保持平整、密实且具有一定的湿润性,利于植物的生长。当坡面设有骨架时,在其内铺设草皮应注意坡面与草皮的衔接;路堑边坡较陡或较高不利于一般种植时,可采用草籽和含有机质的泥浆喷射种植的方法。对不适宜于草木生长的边坡,应采取工程防护措施进行防护,较常用的方法有抹面、捶面及坡面护墙等方式。在坡面支护墙施工中应注意对坡面局部有凹陷处,需挖台阶并用与墙身相同的污工找平。考虑到环境和造价等因素,在实际的路基防护工程中,一般选用植物防护方法,既能改善生态环境还可美化环境。

5、路基排水。①地面排水设施。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有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跌水等。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山坡上路堤靠上坡—侧的坡脚应设置不透水的边沟。边沟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当地水文、水利情况来计算其排水量而确定。②地下排水设施。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常见的形式有渗沟、暗沟、渗井、检查井、隔离层等。道路路基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是为了截断与排除来自山坡地下流向路基的地下水,使之不会侵蚀路基,同时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可隔断毛细水的上升或排除路基下面的积水。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较大,所以对地下排水要给予高度重视。③特殊路段路基防排水。特殊路段路基防排水工作主要是与一般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处置不当,会导致路基失稳、不均匀沉降,严重危害路基质量。在路基施工中一定要根据特殊路段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处置方案。它主要有多年冻土区的路基施工防排水、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防排水、膨胀土地区的路基施工防排水、盐渍土地区的路基施工防排水及盐溶区地区中基施工防排水措施等。

参考文献:

[1]葛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9):38+40.

[2]毛庭.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112-113.

[3]武有军.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经验交流,2015,12(2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