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行为需求在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浅谈老年行为需求在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张蕊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中要充分围绕老年行为需求进行设计,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交往需求充分考虑在设计范围内,为康养社区的老年人营造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家本文针对老年行为需求在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老年行为需求;康养社区;游憩空间;应用设计

一、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铺设

现阶段,很多老年康复中心的游憩空间设计中忽略对道路的铺设。由于老年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康养社区的游憩区域进行道路铺设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性与合理性。首先,进行道路铺设时要做好必要的防滑与防跌倒措施。具体的预防措施以大面积铺设人性道路为基础,尽量选用烧面的路面材质进行铺装,避免使用光滑的花岗岩等岩石[1];其次,在急性道路平铺设时,还可以将具有年代感以及文化气息的元素融入到道路铺设中,选择一些带有老年人喜爱的图案,比如含有古代元素的图案、福禄寿字以及名人书法等作为铺设图案;最后,在铺设盲人与残疾人的通道时,应该选择具有防滑、便于推动轮椅的条纹式水泥地进行铺装,有效满足康养社区特殊人群的需求。

(二)景观绿化与环境小品设计

景观绿化设计方面,应该选择一些常青植被,比如冬青卫矛、雪松、杉树、柏树等。在环境设施设计中,要注意尤其空间中长椅的设计间隔,一般为100米至150米为一组,最好选择向阳椅,让康养老年人能够获取充足的阳光。同时要设置一些专门乘凉、休憩的凉亭,供夏季散步遛弯时短暂的乘凉与休息。

二、影响老年行为的主要需求

(一)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应对老年人行动不便、视力衰退、听力下降等生理问题,在进行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中,应该尽量多的为老年人提供短暂休息的长椅,对其高度、距离、长短等进行综合设计,多人椅、单人椅、双人椅都要设计,依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指标科学合理的设计老年人活动空间。

(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交往需求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很多老年人都是孤独地度过晚年的,实现“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快乐与健康,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成为现代社会的重点民生问题[2]。因此,为了有效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加老年人自身的交际圈是尤为重要的。在康养社区的游憩空间进行设计时,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交往需求,将老年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考虑其中,比如,老年人喜欢怀旧、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在游憩场所设计一些下象棋与练太极拳的公共区域。

三、适合老年行为活动的游憩空间设计要点

空间与行为具有很强的联系性。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与场所下产生的[3]。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从他们的行为需求方面进行康养社区游憩空间的设计应该以老年人的行为规律、活动特点、心理反应与心理需求等进行空间设计的构思与应用,有效满足老年人对康养社区温暖、舒适的要求。

(一)安全舒适的景观要素

为了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需求,首先要从社区的景观设计入手,为老年人群创造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游憩环境,在进行老年化游憩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注入一些平缓老年人情绪的景观元素。比如,种植一些常绿树种。一方面,种植常绿树种能够使康养社区常年处在青葱岁月状态,有效避免了秋天落叶后光秃秃的游憩环境带给人们失落、孤独的心理,让人产生伤感的情怀;另一方面,在选择常青植物时要避开用柳树装饰景观。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比较脆弱,柳树在春季会飘下柳絮,老年人在游憩空间散步时吸入柳絮会造成生命危险。

(二)游憩步道与场地

对于老年人而言,在进行游憩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功能性、便捷性、交往行、安全性以及安静性功能原则集为一体,综合考虑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场地与游憩步道的设计。首先,设计过程中应该将老年人喜欢遛弯散步考虑其中,为老年人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休憩步道与场所;同时,在进行尤其步道与场所的设计环节中,应该做好防滑与防跌倒措施,面材一定要选择表面平整、无反光、磨砂的步道材质,有效保障老年人在散步时的安全。其次,场地应该具备充足的阳光与通风。步道两旁的座椅最好是选择向阳面,而且要配齐必要的靠背与扶手等防护措施。最后,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群的特殊情况,比如将轮椅通道与步道有效结合到一起,有效避免轮椅通道与正常通道的不连接而产生交流上的障碍。

(三)具有层次感的交往空间

灵活、有层次的空间设计有助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因此,在进行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的环节中,应该进行多层次的交往空间设计,尤其是针对路面设计环节,应该利用巧妙的设计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偶遇与碰面的机会。另外,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进行半封闭、游憩空间的设计。

(四)老年公共配套设施

公共配套设施一般包括照明设施、卫生设施、休息设施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行为肢体上的不便应该是设计师首先要关注的关键点。因此,在基于老年人行为需求基础上进行游憩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康养社区的老年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在最显眼的地方,有效避免在福发生突发状况下老年人时间紧急找不到相应设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五)无障碍景观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师体现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主要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彰显着可交往性原则、易达性原则、易识别性原则与人性化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关爱的关怀的游憩环境。对于康养社区的老年人而言,无障碍景观的设计无疑是给老年人创造了一个稳定、舒适、安全、便利的修养环境[4]。基于老年行为需求情况下,康养社区的游憩空间在进行景观无障碍设计时,要注意景观的设计一定不能挡住行人的道路,不能有磕绊的景观,以免给老年人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另外,在进行无障碍景观设计环节中,应该注重景观设计的多元化,针对康养社区的所有人群,进行全景景观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普通老年人与坐轮椅的老年人都能够观赏到优美的风景。

(六)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

优秀的景观艺术设计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快感,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设计中,是景观通过独特的内涵意蕴与审美彰显中国风的空间设计布局。比如,在康养社区的公共娱乐场所中设计一处在石桌上刻出下象棋的方格,或者在墙面刻画太极拳的教程团等;另外,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哲学思想融入到设计中,在景观设计中,积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将“以和为贵”的思想有效渗透到游憩空间的每一处环境中,为老年人的游憩空间营造一个和谐、友爱、民族、稳定的环境[5];最后,还可以通过设计艺术区、雕塑等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蕴,运用道家思想的空白观制造景观设计的疏密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元素在康养社区游憩空间的渗透与设计应用。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爱老、敬老、养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因此,为了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惬意、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在进行康养社区游憩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老年阶段的行为需求机型综合分析,充分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心理情绪等考虑在设计要点中,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有效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力永,罗宝阁,闫万军,.大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计实践与探索——以保定蠡县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设计为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19(7)

[2]徐伟,罗婷,李亚军,.基于服务设计的社区复合型托老所空间设计之方法与路径研究[J].艺术学界,2017,0(2)

[3]林雨. 全龄复合型社区养老地产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4]王凯. 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8.

[5]王宇潇. 基于老年康养的社区都市园艺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