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生都渇望成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3



每一个学生都渇望成功


连晓萍


新疆第十师 184 团中学 834409


学生站起来不会回答问题时,你怎么办?


第一种:“怎么不注意听呢,站一会儿,听别人怎么说。”


第二种:“谁来帮帮他呀,这回会了吗,会了坐下吧,以后要好好想想。”


第三种:学生如果不会,就对老师说,“对不起,我忘了”或“对不起,我还没想好。”然后坐下去就是了,也不用谁来帮他。


第四种:如果学生站起来说错了,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发课堂辩论,让学生和其他人充分发表意见,问题弄清之后,老师说:“想一想,是谁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精彩的讨论呀?噢,是他。来,我们一同谢谢他。”


显而易见,第四种处理方式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无论说对说错,都是他对创造丰富课堂生活的一份贡献,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尊重他的课堂感受,尊重他的思维习惯,甚至尊重他的迟钝(理解力较差),使其在民主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树立起学习信心。


教师有责任帮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一)举左手的小男孩


在教二年级时,有个学生,课上举手很积极,却不会表达,有时答非所问,有时结结巴巴。每当他红着脸,一吐舌头,懊丧地坐下,我真替他着急,也为自己的判断和粗心自责。教师的本能驱使我走进这个孩子。


“是不是站起来有些慌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思考就举了手?”他红着脸点点头。


我又问:“是不是认为不举手,怕老师说你不认真听,为了表示自己认真听了,不管想没想好,不管会不会都举手?”他难为情地笑了。


“有时候觉得连老师不会叫我”


“那没答对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很难过,还不好意思,不过有时是想好的,又担心连老师不叫我,一高兴站起来又忘了。”


原因了解清楚了,我们能说这个孩子不诚实吗?我们能说孩子笨吗?都不是。我看到了孩子那份渴望上进的可贵的稚嫩的童心,我有责任帮助他体验成功。我说:“你想不想站起来就能说得很好?”孩子的眼晴一亮,说:“非常想。”“那我们就约定一下:当你对某个问题十分有把握时,就把左手高高地举起(一般发言都举右手),老师就知道了,这时一定会请你发言,你如果没想好,又想举手时就举右手,连老师会请别的同学发言。”听了我的话,孩子怔怔地看着我,说:“连老师,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学习。”由于师生间有了这种默契,恰当地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小男孩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课堂上不时地举起左手或右手,我们合作得很好,逐渐地他坚定而又自信地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在我心中,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我要带领他们走向成功。无论课前组织大家做准备、发作业、做题目,我都要对他或她说:“试一试,你行。”一旦他试了,不管成功与否,老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们能感到英雄般的成功感。


对学生来说,可贵的是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对教师来说,最可贵的教育思想就是帮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


(二)积极的等待也是教育


我与这些小朋友相处中,时刻注意着一个问题: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成功。因为老师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某个学生。每接一个班,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此许多孩子课下愿意围着我问这问那;走在校园里,老远也能跑过来向我问好。他们丝毫不怕我,很愿意和我亲近。但是也有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意或无意地躲着我,一周内和我说话的次数很少。所以,我要有意和主动地与这些学生保持接触,努力促使他们健谈、开朗…


在班上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两年多来主动和老师讲的话加起来没有十句,做起事来也慢吞吞的,因而常常显得缺乏自信。对她的教育,我的基本观点是“暗示与期待”、“鼓励与帮助”。比如,当她动作慢时,我常会说:“你要再快点儿多棒呀!”当她孤独地站在一边时,我会说:“我真希望看见一个快乐的小姑娘!知道吗,你一笑是很可爱的。我特别爱看你笑时的小脸。”当她在课堂上偶尔举手发言时,我会鼓励她,祝贺她。就这样,小姑娘渐渐地活泼开朗了,学习主动性也随之增加。虽然她仍比别的孩子动作慢,但可看出她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一次数学单元考试,她考了99分,放学后她特意跑过来说:“连老师,你对我的学习还满意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期待与暗示”所起的积极作用,也可看出教师的真诚关怀对她学习上产生的激励作用。


萌萌幼时常生病,比较娇惯,自然也就养成了怕苦、懒于动手的习惯。她上学后,对语言和符号的理解能力也比同龄发展迟缓,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在学习上的困难越来越多,好在学习兴趣不减,只是常常做不对题,碰钉子后放弃努力。所以,对她的指导除了面对面的具体辅导外,要求她做作业也往往比别的同学做得少ー些、简单一些,方法笨一些也没关系,使得他对上学、对班级生活、对学数学、对老师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逐渐地她开始独立自信。


人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意思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多么的不易,但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要帮助学生改掉那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性格,塑造优良、积极的个性,从而取得成功。


对待学生的问题,等待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对于接受知识较慢的孩子,如只是训斥,只是急于求成,学生会在这种训斥的紧张气氛中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学习了。其实,等待就等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有个反思的过程,这点时间可能会很长,但老师要有足够的信心,经常给他们及时的帮助,给予积极鼓励,善意的“批评”,那么,学生会在这种等待中慢慢地调整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自信。因为他对待学习的热情比一个好的分数更重要。


我们要“学会等待”,“积极的等待也是一种教育”。因为学生的成长是缓慢的,有一个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就像一层窗户纸,也许某一天一捅就豁然开朗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就是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的“青山”。做老师的无权挑选孩子,所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到自己的班里来,无论他聪明伶俐也好,暴跳如雷也好,都是班级里的一员,都要从内心接纳他。


老师的爱,应超出那种原始的爱。学生是渴望进步的、需要帮助的,这种帮助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去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心与学生交流,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阶段的等待中,都要让学生完成自己特定的发展目标。


(三)被遗忘的角落


虽然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不经意间往往又会忽略某些人。观察我们的课堂,总有一部分学生处在被教师无意中“遗忘”了的角落。他们常引不起老师的注意;回答问题,上讲台板演等课堂教学活动,很少轮到他们。这就是我们说的教育“死角”。这种“死角”一旦形成,必然影响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得不到关注,会逐渐导致他们懒于思考、缺乏兴趣、远离同伴、厌恶课堂,严重的还容易形成冷漠的性格。而造成这种“死角”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还有教师的认知的偏差。所以,我们要内省,随时反思“我在教学中有无认知偏差”,“有没有重视一些人,而又遗忘了另外一些学生的感受。”及时发现有无教育死角,采取措施防止教育死角的出现。


璐璐、诗语在班里属于被忽略的角色。我力求自己的教学没有“死角”,并为消除“死角”做了许多教学之外的工作,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我在关注他们。现在他们的发展水平也证明我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些学生自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我力图用语言交流的形式,让他们感到老师不仅关注他们而且还爱他们。


“璐璐,每节课你总是默默无闻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们发言。虽然你很少发言,但老师知道你也在积极思考。因为从你的作业中,我看见你牢固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运用得也很灵活,说明你的思维很有条理,学习态度很认真。连老师希望你试一试,在与大家的辩论中,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你会发现另有一番天地。


“诗语,由于你自身不断地努力,二年级的数学你学得越发轻松自如,不仅理解得好,还能灵活运用。尤其让老师高兴的是你的作业开始整洁了,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比较严密细致了,你的性格也开朗了。继续努カ吧,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可爱的诗语。”


我用心地和每一个孩子交谈。将我的感受、期望融入字字句句中,我们用这样的方式交往,同时约定课堂上用什么样的眼神交流,使他们不因性格问题而失去更多的投入学习的机会,不因我的疏忽,使他们感到孤独。


一个学生一个样,在面对这些“不一样”学生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价值。


学生渴望成功,教师不仅要满足这种欲望,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用一种积极行动,去实现这种愿望。所以,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都时时刻刻注意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一些活动,或在看到别人积极投入一项活动而带来喜悦时,产生“下次,我也试一试”的愿望。


(四)要尊重孩子的无知


记不清这是哪位教育家的名言了,但它却一直深深地、时时地反映在我的大脑里。


初入学的学生面临读、写、算这些必须要学习的任务,这使某些孩子看成一种困难,那样无趣而又无奈。他们在课堂上费力地辨认数字和字母、文字,老师和家长还常常在一旁不断地“鼓励”——“上课要好好听,多用心,你就会了”。可是要“用心学”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多么不容易。硕、冉、杰、政、文几位小朋友在课堂上是那样被动,而又不得不装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我在为他们难过之余,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有所改进,能够唤起他们的兴趣。杰——一个爱动又固执的孩子,对老师的语言理解起来那样吃力,非第二遍单独予以指点,他オ如梦方醒飞快地书写作业。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像那些出色的孩子那样,上课全身心投入,对什么事都很敏感、又有兴趣。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善“教导”,而教育的真正功力在于转变那些不善“教导”的学生。


这些孩子至今,我竭力转变并用心去吸引所有的学生,渐渐地“上道”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紧接而来的是考试。要考试必定有分数,怎样巧妙地运用分数呢?


从学校生活的最初日子起,在艰难的学习道路上,孩子面前就出现一个偶像——分数。对于有的孩子,它是和善的、宽容大度的;而对于另一些孩子,则是严厉的、铁面无情的。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袒护一个人,而折磨另一个人,孩子不理解。因为,六七岁的小孩子还不能理解评分要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些他暂时还是理解不了的。如果突然得了一个不好的分数,只会让他感到茫然失措。分数应当是奖励勤奋的,而不是惩罚懒惰和懈怠的。所以,对孩子的评价,应该重在过程,重在发展,老师的教育机智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自己什么都弄不好。


学习的过程总是伴随有一定的困难,试图把困难从教学的过程中排除掉,是不可能的。教育的艺术应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学生的问题恰是他不断修正自我、不断进步的契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利用和把握好这些契机。同时,教师对他们表现出的尊重、信任、宽容和接纳能为他带来成长的动力。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严肃的,也正是学习的这种严肃性,才可能使小朋友全神贯注,使小朋友注意力持久稳定。教育的首要目标应当是使严肃的事情变得有趣味让学习变得乐趣横生。发展在于克服困难,而克服困难本身像学习一样,是不能强迫的。在强迫小朋友学习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快就会被扑灭,容易的学习任务也会变得困难起来。


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必须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师的艺术就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学会倾听,要走进学生的世界,激励和鼓舞学生不怕困难,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业。


如果学生的学习愿望与教师的教学意图吻合,即教师建议的学习活动为他们乐意接受,并感到是自己选择的,他们就会不怕困难、竭力去克服困难,在克服个个困难的锻炼中,达到真正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