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与穴位行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0
/ 1
摘要目的观察痛点与穴位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60例,年龄、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痛点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痛点治疗组于肩周痛点进行冲击波治疗,每5日治疗1次,共5次。联合治疗组则在痛点冲击波治疗基础上,对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曲垣进行穴位冲击波治疗,然后以揿针于以上穴位埋针,每5日治疗1次,共5次。于治疗前及各次治疗后,记录数字等级评分(NR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RS、C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各时点N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385,P<0.01),并且测试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6.027,P=0.001),组间比较N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16,P<0.01)。两组患者治疗各时点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7.769,P<0.01),并且测试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5.939,P=0.001),组间比较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5,P=0.023)。结论痛点冲击波治疗和痛点与穴位冲击波治疗联合揿针治疗肩周炎均有效,但后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