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外阴瘙痒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2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外阴瘙痒症

杨韦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300

外阴瘙痒症是作为妇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阴道疾病类型。本病在各年龄组女性群体均可见发病。临床上外阴瘙痒症一般可见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以及外阴白斑等患者。外阴瘙痒症的发生常常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并严重影响到女性身心健康与正常生育功能。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带领读者正确认识外阴瘙痒症疾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为本病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5ff667ddc8e4c_html_bf6463d9d026ed80.png

一、外阴瘙痒症的发病原因

导致外阴瘙痒症发生的原因既有外阴局部因素影响,也存在外阴组织无病变而因全身性疾病所引发。总结外阴瘙痒症的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外阴感染

女性外阴若感染霉菌、滴虫等致病微生物时,可导致发生外阴阴道炎,致病微生物排出分泌物可对患者外阴造成刺激,进而引发外阴瘙痒症。

  1. 外阴卫生不洁

若患者患尿失禁、肛瘘症状,存在不良卫生习惯,则会导致其外阴皮肤长期受粪便、尿液浸渍,或外阴受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外阴瘙痒症。

(三)外阴白色病变
该病除了导致患者外阴皮肤变白色,也易导致外阴瘙痒。

(四)外阴皮肤疾病。

发生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等患者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

(五)药物过敏、物理或化学刺激

使用新洁尔灭、升汞、药物、肥皂、橡胶以及化纤织物等的刺激均可能导致发生外阴接触性皮炎;而器械损伤、性交过度以及过度肥胖导致的阴道皮肤摩擦糜烂等亦均可导致发生皮肤瘙痒症。

(六)维生素缺乏

患者机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均易导致发生外阴瘙痒。

(七)全身性疾病影响

外阴瘙痒也是作为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其中,尿毒症、糖尿病、何杰金氏病、恶性贫血、甲亢、黄疸、肥胖病等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外阴瘙痒。(八)精神因素影响

外阴瘙痒的发生也与患者精神因素相关。

二、外阴瘙痒症的临床表现

外阴瘙痒症的临床上瘙痒症状一般从阴蒂部位开始,后波及至小阴唇,甚至扩散至整个会阴部,瘙痒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有甚者痒痛难忍、坐卧不安,部分患者痒痛可波及至整个肛门,多数患者伴有白带增多。对于因全身性疾病引起外阴瘙痒症患者,尚合并其它疾病表现。

三、外阴瘙痒症的相关预防措施

(一)防治原发疾病

由其他疾病导致的外阴瘙痒患者,需积极进行原发疾病防治,以此预防外阴瘙痒症的发生。
(二)注意进行外阴清洁
患者平素需勤换内裤,在每次便后应用清洁水进行冲洗,尽量减少盆浴,避免与她人共用浴盆与浴巾,注意保持性卫生,性生活后需及时进行排尿,利于患者保持外阴的清洁与卫生,避免霉菌、滴虫等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以此预防本症的发生。此外,对于存在二便失禁患者,应在便后及时进行清洗,避免尿、粪的浸渍导致外阴致痒。

  1. 避免机械、化学刺激

患者需避免使用部分对外阴具有刺激性药品与化学品,平日选择的内裤宜选全棉制品,避免使用化纤织布制作的内裤。此外,还应避免外阴器械损伤,注意性生活需节制有度。

  1. 日常增加含维生素饮食

女性群体易因机体内缺乏维生素导致发生外阴瘙痒,故在平素饮食中可增加摄入维生素食物,包括鱼肝油、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红萝卜、橘子、萍果以及梨等食物。

  1. 注意保持日常的心情舒畅

平素不抑郁、不轻易动怒,利于预防因精神因素导致的外阴瘙痒症。

  1. 结合进行药物保健

对于经中医诊断合并肝肾阴亏患者,日常中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预防本病发生。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症

(一)西医病因治疗

针对由全身、局部病变导致外阴瘙痒症状,应在医师指导下积极的祛除病因,如接受抗霉菌、抗滴虫等治疗,及时予以补充维生素,对存在的变态反应进行矫治,通过服用胃药改善胃肠功能,从而缓解瘙痒并改善症状。

(二)西医对症治疗

针对外阴瘙痒严重患者,可予以口服扑尔敏4mg或服用异丙嗪25mg,以3次/d,或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针对更年期、绝经后患者可使用乙烯雌酚0.5mg,以1次/d。在医师指导下按疗程用药,不可私下停药或加减用药。

(三)西医局部用药治疗

对于急性期外阴瘙痒患者采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治疗,若见渗出多时予以1%醋酸铅溶液进行湿敷,对于瘙痒程度重患者,予以加用3%~5%苯佐卡因霜、复方薄荷酚软膏等涂擦止痒,以早晚各1次;对于慢性瘙痒、表皮出现苔藓化、皲裂患者,予以0.25%醋酸氟轻可的松霜涂擦,以早晚各1次;针对更年期、绝经期的瘙痒患者,予以1%~2%的丙酸睾丸酮软膏进行涂擦。局部用药治疗在本病治疗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医辨证论治

外阴瘙痒症在中医学上属于“阴痒、肛门瘙痒”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脾虚湿盛、肝经郁热、挟湿下注。或因个人卫生不良,导致外阴感染病虫,老年女性更多是因年老体衰、精血亏虚,导致肝肾阴虚,生风化燥则致阴痒。中医针对本病患者讲究以辩证施治,针对外阴瘙痒、带下量多、色黄且气臭者,可予以萆藓渗湿汤进行加减治疗(该方组包括:萆薢、苍术、黄柏、土茯苓、苡米、泽泻、白藓皮、丹皮、芜荑、鹤虱),治以清利湿热、杀虫止痒;针对肝肾阴虚证型且临床表现外阴干涩瘙痒、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患者,临床上可采用知柏地黄汤进行加减治疗(该方组包括:知母、黄柏、生地、泽泻、枣皮、山药、丹皮、当归、茯苓、白藓皮、地肤子、制首乌)治以滋肾败火、养血润燥。

(五)中药外洗疗法治疗

针对本病患者可采用中草药煎汤以外洗治疗,中药外洗疗法在本病治疗应用中具杀虫、祛湿、润燥及止痒等作用。可取川椒、蛇床子、明矾、黄参及百部各10~15g,煎汤,趁热以熏洗,一般以1次/d。针对阴痒破溃者可去川椒。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科学选方。

(六)单方验方治疗

临床发现,某些单方验方据证选用在外阴瘙痒症的内服外用上具有良好疗效。针对外阴瘙痒症患者可用白萝卜汁浸湿纱布,纳入阴道中,以每2h进行1次更换,该单方验方剧有解毒、杀虫及止痒等功效;也可用黄柏30克,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敷于患处以止痒镇痛。同时对于单方验方,在应用前需遵循医师医嘱意见使用,若用方后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并到医院接受检查与其他方法治疗。

五、总结

外阴瘙痒症的发生常常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对于本病患者需明确病因,在医师指导下接受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此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