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徐艺嘉 谈艳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改革中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手段。但是目前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里面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因此,本文将分析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使得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本身的功能。

关键词:医院;预算管理;困境;对策


1全面预算概念

全面预算指的是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调动分配相应的资源,对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经营和财务等方面做出预算计划。所谓的医院全面预算就是说医院把一定时间里的所有单位或者所有部门的所有经济活动过程归入到预算管理里面去,这样可以使得医院更加有效的运行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包括医院在一定时间里面所有的经济活动和财务分配的预算安排,预算体例、审查批示、实施、调整、分析以及考察。预算管理不单单可以让医院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节省各方面的成本支出费用,还能够通过完整的制度运行来取代管理,推动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发展。


2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不足

2.1缺乏预算组织体系,预算管理未能有效推进

部分医院不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缺乏专门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有效推进。全员预算管理参与度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理解为就是成本控制,导致多年来工作由财务部门包办,无法与医院实际情况结合,缺乏主观能动性,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有些医院存在重编制,轻控制的现象,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对预算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预算执行出现偏差时无法及时得到纠正,影响医院预算目标的实现。

2.2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脱节,缺乏整体战略意识

预算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是对医院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和落实。部分医院编制预算时缺乏全局观,设定预算目标时只是将以前年份的预算相关财务数据进行一定幅度的上浮,未考虑医院所处发展阶段及实际经营情况,出现预算目标脱离战略目标,导致预算编制欠科学、不准确。

2.3预算绩效考评机制流于形式,缺乏刚性约束机制

预算绩效考评指标是具体量化的运营目标,是各科室的工作目标,预算执行结果是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缺少了考评机制,会导致相互推诿或寻找客观因素,使得预算考评流于形式,全面预算的钢性执行力与约束力就会大打折扣。


3完善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3.1健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大部分公立医院在形式上都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院长直接领导,参与者一般主要是职能科室科主任和业务科室的主任或护士长。但该机构的重点主要放在编制上,致使预算执行、分析、考核的职能大部分由财务科负责,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最终执行、分析和考核的工作质量低。所以必须进一步健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使全面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落地。

第一,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专业的财务技术人员,在预算管理中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中,进一步明确职责。对于参与的职能科室主任和业务科室的主任或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预算的执行和反馈等工作,强调预算监管的力度,责任到人。

第三,加强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设置专门的督察小组。督查小组的工作主要是配合预算管理小组对全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并对执行效果监督,医院各科室部门必须全力配合工作。

3.2建立公立医院预算的考评体系

建立公立医院预算考评体系的目的是达到预期的预算管理目标。医院预算的考核与评价较复杂,应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将平衡记分卡和KPI指标的思想运用到预算考评体系中。比如从医院层面设计考评体系,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和搭建如下。

财务维度指标:(1)资本报酬率、资产负债率;(2)总收入预算完成程度、医疗收入预算完成程度、医疗收入增长速度、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药占比;(3)成本费用控制完成程度、收支结余率;(4)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收益率;(5)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

顾客维度:服务满意度、社会影响度等。

内部业务过程维度:(1)药品周转率、百元业务收入成本;(2)预算差异复核、预算准确率、预算反馈及时性等。

组织学习与成长维度:员工满意程度、员工平均培训费用、员工技术水平等。

3.3明确战略目标定位,发挥预算目标协同效应

医院战略目标是一项方向性的长期远景目标,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本依据,预算目标是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后盾和保障。医院应以医院战略目标为导向,发挥协同效应,对医院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而形成预算目标。医院预算目标应做好顶层设计,综合考虑医院竞争优势、财政补偿政策、国家宏观政策等内外部环境,制定相应的实施步骤或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具体责任目标,有利于部门年度目标与预算目标有序衔接,明确职能部门预算目标职责,确保最终实现预算目标。

3.4加强预算内部控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

预算执行控制是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闭环于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执行和事后反馈,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医院年度预算报告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预算。医院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并将预算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执行科室,严格控制无预算及超预算等支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强化预算的刚性,避免出现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的局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加强预算执行风险点的控制,提高廉洁防控效果。


4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工作,在现有的管理水平下,想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密切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深入分析预算完成结果、归纳总结预算管理经验,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钱昌春.浅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65-66.

[2]吴荔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医院经济运营质量[J].中国总会计师,2019(08):140-141.

[3]王钰娟,王承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