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LED冷光源蓝光灯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实践探究

谢晓颖

吉安市儿童医院。 江西吉安 343000


【摘 要】目的:探究LED冷光源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2月-9月因患黄疸入院治疗的新生儿,患者总数90例,依照摸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观察组采用LED冷光源蓝光灯,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光疗仪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种不同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比对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对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D冷光源蓝光灯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蓝光灯,故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的临床实践当中应当优先推荐使用LED冷光源蓝光灯。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疗效;LED冷光源蓝光;不良反应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其出现胆红素异常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造成以粘膜、皮肤黄染为特征的病症[1]。该类疾病是新生儿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新生儿黄疸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如若未的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加速病情的发展,最终给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的影响[2]。目前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采用光疗仪进行治疗。为此,笔者对LED冷光源蓝光灯与传统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2月-9月因患黄疸入院治疗的新生儿,患者总数90例,依照摸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胎龄为(38.45±1.23)周;其中男新生儿21例,女新生儿24例;除黄疸以外并无其他病症。观察组患者平均胎龄为(37.56±2.01)周;其中男新生儿28例,女新生儿17例;除黄疸以外并不具有其他病症。将患者胎龄、性别、病症几方面进行对比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观察组患者用山东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BHZ-002;LED冷光源蓝光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北京巨龙三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100;传统蓝光灯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步骤为:首先对蓝光光疗仪进行清洁,将电源接通,湿度保持在60%;而后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佩戴遮光眼罩,将患者衣裤脱去,除生殖器外保持全身裸露;之后将患者放入保温箱中,使用蓝光光疗仪治疗,照射时间为三天,每天10小时,在此期间对患者的体温等进行密切观察;最后在治疗期间应当使患者保持食物和水的正常摄入。

1.3 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表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四种,即治愈、显效、有效、无效[3]。治愈是指新生儿的黄疸经过治疗后实现了痊愈;显效是指新生儿黄疸经治疗后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有效是指新生儿的黄疸经治疗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无效是指新生儿在治疗后黄疸症状并未得到减轻。同时利用自制表评估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其中包含发热、腹泻、皮疹等内容[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两种不同光疗仪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8.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更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儿经蓝光光疗仪照射后的疗效数据进行整理,并汇总制成表格 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情况(n,%)

分组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35

5

3

2

95.6

对照组

45

29

6

5

5

88.9

X2

-





1.394

P值

-





0.238

2.2 血清胆红素浓度

分别在蓝光灯照射治疗前、治疗后 1d、治疗后3d 时对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制成表 2。

表 2. 两组患儿不同时段血清胆红素浓度对比表(x±s,μmol/L)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d

治疗3d

观察组

45

321.62±46.81

204.37±29.22

112.75±17.09

对照组

45

320.77±45.93

245.82±30.95

174.31±22.53

t值

-

0.087

6.533

14.603

P值

-

0.931

0.000

0.000

由表 2 可见,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胆红素浓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 1d和 3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以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是3例,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是8例,不良反应率为17.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n,%)

分组

例数

发热

腹泻

皮疹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

45

1

1

1

6.7

对照组

45

2

3

3

17.8

X2





2.589

P值





0.108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故而该类疾病应当引起广大医生以及家长的足够重视[5]。经过不断的临床试验证明蓝光灯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实验数据进一步证明了LED冷光源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蓝光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8.9%;观察组治疗一天,血清胆红素数值204.37,对比组治疗一天,血清胆红素数值245.82,观察组治疗三天,血清胆红素数值112.75,对比组治疗三天,血清胆红素数值174.31,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是3例,不良反应率为6.7%,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是8例,不良反应率是17.8%。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进一步说明了LED冷光源蓝光灯可以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又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综上,LED冷光源蓝光灯采用的是二极管发光照射的方式,所产生的热辐射能量较低,连续照射后不容易出现皮肤脱水或灼伤的情况,而且冷光源不会产生额外的紫外光谱,避免了对新生儿健康皮肤细胞的伤害。传统蓝光灯其强度较低,而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光线强度会逐渐减弱,甚至达到无效的程度,寿命使用时间短,频繁更换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传统蓝光灯在连续照射后还会导致皮肤脱水,紫外光对于健康的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实践中LED冷光源蓝光灯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帮助患儿治疗黄疸,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儿的痛苦。由此可见,应当在新生儿黄疸治疗的临床实践当中更广泛地使用LED冷光源蓝光灯,帮助新生患儿尽早恢复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贾亚萍.两种光疗设备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比较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65.

[2]李树艳.两种光疗设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和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151-151.

[3]古伶伶.两种光疗设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和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64-65.

[4]肖雄文,裴金娟,严素芬, 等.两种光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副作用比较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4,13(8):229-229.

[5]王燕萍.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1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