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2

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分析

朱坤铭

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 天津 滨海 300450

【摘要】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能够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的飞速发展。身体自尊是个人对于自身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和身体免疫力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价,即作为身体满意程度。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迅速发生着变化,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本文根据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针对性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小学高年级;身体自尊;身体自信


  1. 引言

身体自尊是能够有效检测个人心理和生理上的情况变动,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和自信三者是正向的关系,体育锻炼直接影响着身体自尊,同时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个人的身体自信。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高年级小学生校园课外体育锻炼中存在的情况

高年级小学生中积极参与校园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以男生为主,高年级小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运动态度和行为较差,但是高于初中和高中的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主要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在家中处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身体素质不断的下降,肥胖率、近视率的比例迅速增加,这导致学生在性格上较为骄横和懒惰。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负面情绪较高,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在高年级后以“小升初”作为目的展开学习,学业任务和压力较大,客观上高年级小学的课外空余时间也较少,难以用来组织和开展体育锻炼。个人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免疫力等综合素质是需要在每个人的青少年时期进行及时提高的,这样对于学生应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1]

  1. 校园课外体育锻炼中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对策

2.1创造校园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表明体育锻炼良好的学生相对于不积极的学生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自信,同时身体锻炼的运动强度差异对于提高身体自尊和自信的效果最为显著,体育锻炼项目普遍具有提升自尊功能,但是运动的强度和提升自尊和自信的效果是成正比的,同时锻炼的时间越长,对于学生身体素质、自尊和自信的提高效果越显著,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对于校园课外体育锻炼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对学生“减负”的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纳入到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和测试中,以此加强学生和教师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力,同时积极举办运动会、师生运动比赛等多样化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班主任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频繁接触到学生的角色,要和体育教师积极的配合和互动,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自主的去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2]

例如,学校可以举办班级的课间操评比大赛,设置较高的荣誉奖励如流动红旗和体育器材奖励如跳绳、篮球等,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去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间操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精神。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后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慢跑活动,通过长期性具有规划的运动计划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运动项目的选择对于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以及对策

上文提及体育锻炼中选择的运动项目不同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心提升程度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运动强度和提升程度成正比,因此教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上,要在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情况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强度较高、受到学生欢迎的项目。以此利用较短的校园课外时间,取得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在实际教学中,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重较大的学生对于校园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较为消极的。这类学生在参与集体运动项目或个人竞技时抵触情绪较为的明显,因此在这类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上要以健身类型的项目为主,以此控制学生的体重。同时,男女生之间性别差异导致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的不同,小学高年级男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参与较广泛,主要以兴趣为导向,运动热情和积极性也较高;女生相对参与较少,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也较低。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定,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身体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持久性[3]

例如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对于身体素质正常以上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运动项目选择,如常见的足球、篮球、跳绳等。对于体重过高的学生可以引导先参与慢跑,通过坚持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后逐步加大强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场地、时间、环境等因素开展多样化的项目选择。

  1. 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有着正面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自信。


【参考文献】

[1]颜军, 李崎, 张智锴,等. 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 2020, 040(002):100-104.

[2]李崎. 篮球和花样跳绳组合运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心的影响[D]. 2020,000(15):175.

[3]刘宇. 足球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以阳泉市某小学为例[D]. 2020,37(2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