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及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2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及模式分析

刁滢熹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作为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工业发展、科技储备以及综合国力的因素,核电技术手段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扩张,加上绿色理念、环境问题在人们视野当中的频频出现,令创新型核电技术以及发展模式也有了更多的值得研究的课题。积极促进核电创新发展,是满足社会能源需求以及安全应用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核电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如今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进程,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有较为显著的推进作用,对于能源的需求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整体来说,我国在能源生产以及能源消费中,煤炭始终占据较为主体的地位,甚至占据全部发电量八成以上,相对的,因煤炭发电所造成的硫排放、烟尘和氮氧化物等令环境面对日益严重的发展危机,加上沉重的人口压力,都令新能源的实际应用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也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相关成果。核电技术手段作为新能源的其中一种,也应该进入到能源系统当中,并得以大力开发。

一、核电技术创新基础分析

(一)现状

系统而言,核电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均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尤其是核电装备设计的制造过程十分繁杂、精度要求也非常高,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还存在于发达国家的体系当中。我国则通过引进的方式加以吸收和二次创新,探究了一些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手段,不过,尽管核电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却因为发展起步相对滞缓、规模相对较小、机型比较复杂等方面的问题,令核电工业的发展始终处于滞后阶段;除此之外,我国的技术工业体系并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必要尽快加以技术性的创新。

就现状来看,我国的核电技术创新较之同领域发达国家来说,差距主要可以总结为下述2个方面:其一,对于核电技术的核心内涵掌握较为单薄,尤其是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很多主要技术还需要依赖于外国的技术进口,自主研发核电堆型较之发达国家百万级别的堆型落差比较大;其二,核电技术堆型目前还比较复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十分不利于核电技术创新发展以及实际推广应用。

(二)特征

其一,体系复杂特征。整体来说,核电技术始终都是较为高新的技术手段之一,其经济性和风险性都是成正比的,其创新发展并不仅仅是反应堆本身的技术创新,还是核电产业(装备研发、装备制造、材料供应、电站建设、商业运营、运作管理、废物处置等)所有环节的创新发展,涵盖机械制造、化工生产、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例如汽轮机的设计制造等工作,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始终保持和核电技术行业发展之间的和谐步调,全面创新,显然这其中的复杂性是不可想象的。

其二,周期较长特征。对于核电技术自投入开始,到最终产出的整个流程而言,其经过的周期也是非常漫长的,可以将其整合为四个大体流程,即“可行性研究→性能分析→示范探索→商用实践、经验总结”,每个环节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以,每个堆型出现、投入都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是量变逐渐累积成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仅就5ff4130172ec7_html_20909305f8eeb533.gif5ff4130172ec7_html_5485823dd6cb5f8f.gif 的创新发展进程来说,就经过了24年。

其三,政府主导特征。核电站本身自设计制造、投入运转都是非常巨大的工程,其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行业(在长周期和复杂体系中已有阐述),是断然不可能仅仅由单一某个部门所完成的,因此,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必须要由中央政府直接干预,加以宏观调控,借助政治因素的力量促成核电站的建设工程以及创新发展。例如,我国的龙门核电站,在原本的规划中是2011年之前投入商用,但是因为各种特殊的原因,一直没有投入商运。

二、我国核电技术的创新模式研究

(一)理论分析

“技术创新”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一个企业参考自身经营策略以及技术创新方针,结合具体技术创新项目,对项目实施目标本身、实施目标过程当中要投入的技术资源以及科技能力来源以及分配形式等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

(二)发展过程和模式选择

参考技术创新中需要的资源以及技术能力来源上的差异,可以把技术创新的模式区分成不同类型,通常来说,假如企业可以依赖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或者技术支持开发项目,就是“自主创新”模式;假如企业在利用自身资源或者技术支持基础之上融合了一些外部组织(如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其他企业等等)支持,那么就是“合作创新”模式;假如企业完全依赖外界的科技资源以及技术支持等展开创新,那么就是“模仿创新”模式。

具体分析我国的核电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进程,可以总结为下述两个方面:

其一,中广核5ff4130172ec7_html_18bf53fd0f49aaef.gif 这一技术手段作为主要代表,自主模式的实现过程。系统来说,5ff4130172ec7_html_18bf53fd0f49aaef.gif 技术最早立足于大亚湾核电站所引入的M310(法)技术基础之上首次出现,从1986年正式投入建设,直到1994年正式运转,这一过程当中,中广核集中了较多工程运营以及管理技术;随后,岭澳核电站(一期)对该技术加以改进并应用,令设备国产率有所提高;到2008年前后,广东建设阳江核电站机组的过程中,核电设备的国产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且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改进压水堆技术。除了核电堆型本身的创新,设备国产化和管理自主化也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所说的

5ff4130172ec7_html_18bf53fd0f49aaef.gif 核电设备国产化,其最主要的是中广核调动企业主导的作用,促成国家的自主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全流程方针,促成了设备国产化发展。

其二,模仿创新模式的实现过程。通常而言,核电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发展必须要经历若干关键性流程,首先就是针对所处历史节点上我国对于核电技术本身的需求情况,择取能够和我国国情相互适配的技术手段,并予以模仿;择取技术后,由政府作为主导,将技术手段引入到行业中,安排科研部门以及高校展开研究分析,并探索创新途径以及本土化改造。如今我国的核电技术在经过数次改革创新以及多年经验积累之后,已经基本融合了二代技术体系,同时进行了适当的改造,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创新能力。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因为发达国家也并未停止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国较之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尽快缩短这一差距,我国已经引入并适当改良了5ff4130172ec7_html_5485823dd6cb5f8f.gif 等三代技术手段,并加强了针对三代技术进行自主创新的发展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促成核电设备在国产化的一大步。在未来发展中势必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未来发展思考

其一,认清形势,继续加强自主创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依然比较严重,加强核电能源的实际应用,促成技术创新,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行,将会更好地解决能源短缺方面的问题。

其二,多元协作,提升人才建设力度。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国家应该针对基础条件比较优越、教育资源比较丰厚的高校进行核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提升核电行业人才的责任意识以及历史使命感,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创新意识,尤其是核电设计、反应堆工程以及核辐射安全等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制度,以期能够为国家创建良好人才储备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客观来看,政府部门以及各级技术单位还需要客观看待我国的核电技术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持续加强创新发展的力度,同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期能促成我国核电行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宪.核电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03):89.

[2]夏爽.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12):168.

[3]刘兵,汪昕,费赫夫.我国核电技术的能力演进与追赶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1):1-5.

[4]邹树梁,向虹,刘文君.我国核电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能源,2014(1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