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安慧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付庄小学

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简单地说,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所疑、所思以及所悟直接在阅读材料上进行批注标记的一种阅读方式。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张扬起来,另一方面也能改变学生以往在课堂上不用付出主观努力的现象。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断激发自己的主观意愿,深入文本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它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会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制定恰当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十分有利。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较多老师所采取的阅读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并未注重对多种阅读方法的运用,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一

一、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可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及体验被严重忽视,语文教师只想着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忽略了对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探求。显然,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自然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批注式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可促进小学生思维快速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尽快养成。另外,对阅读材料进行批注,可以让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掌握学习内容,可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阅读。然而,当前大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但过于注重批注内容及答案的统一,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更好的阅读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影响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对学生真实需求的有效把握,缺乏对文本内容的灵活掌控,未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场景来选择阅读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缺乏对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有效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其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胡乱批注、找不到批注重点等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涵及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理解,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还应该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以此帮助学生寻找与判断文章重点。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指引多样批注训练,让阅读有的放矢

批注式阅读的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常规性批注、特殊性批注、抒情式批注、质疑性批注等。常规性批注是指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在空白处批注词语知识、文本结构、中心思想等;特殊性批注是指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来正确把握文本结构,做到全面阅读;抒情式批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碰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质疑性批注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导读,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要求和特征,引导学生应用丰富多样的批注方式。批注式阅读包含诸多方面,如生僻字、关键词、优美语句、中心思想以及表现手法等,多样的批注方式对学生的读写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运用联想式批注升华阅读情感

在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学生对主人公的言行品质以及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想要倾吐心声的欲望。这时,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设置可以引发学生充分讨论的话题,并加以适当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坦露自己的心声,抒发出真情实感。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圆明园遭受侵略者毁灭的凶恶行径,促使他们产生爱恨交织、激情难抑的思想情感。笔者此时可设置话题:“同学们,你在此时此刻最想对清政府或侵略者或身处北京城的老百姓说些什么呢?”有助于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抒胸臆。

(三)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这在陶行知教育理念中有所提及,只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现如今,需要将错误的教学状态予以纠正。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阅读教学理念,学会尊重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工作。一切需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也是陶行知教育理论所极力阐述和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实现平等交流与互动,最终尊重与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然后,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阅读中的动态及感想,切实以学生的学习及成长为最根本教学任务,并要创造让学生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有较为广阔的能力发挥空间。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课堂的氛围需要教师巧妙营造,以切实让学生沉浸在愉悦、轻松的阅读氛围中。

(四)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准则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往用标准且唯一的答案评价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所做的批注制定适宜的评价准则,对学生批注结果做出恰当的评价。即在具体情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根据学生批注的内容以及观点做出及时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对于出现偏激或者模棱两可的地方,教师不要着急地去否定学生,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耐心地给与学生解释,使学生逐渐养成用辩证思维去看待问题。虽然批注式阅读鼓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并不是一切个性化解读都是正确的,教师在学生出现偏离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时,应及时的帮助引导学生,使学生保持自信心。

结束语

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高自主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阅读成长需求,寻找更多有效的批注阅读策略,激励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劲松.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浅谈[J].语文天地,2018(09):68-69.

[2]张春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体会[J].华夏教师,2018(07):63.

[3]戴雪红.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2):90-91.

[4]童勤娅.不动笔墨不读书善动笔墨好读书——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21-22.

[5]刘芳.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8(03):69.